专业原创精品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之最

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

发布时间:2024-05-10 08:13:35源自:网络作者:zl001阅读( )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本文目录一览:

1、十大最强恐龙排名2、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3、世界上有什么恐龙(至少100种)4、十大最弱的恐龙是什么?5、世界上最凶猛的恐龙是什么龙十大最强恐龙排名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

1、鲨齿龙

鲨齿龙是如今发现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有着像鲨鱼一样锋利的牙齿,成年后的鲨齿龙体长能达到十四米,最低种六吨左右,就是脑容量不大的它们不是很聪明。

2、蛮龙

蛮龙也叫野蛮龙、蛮王龙,是侏罗纪最强和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性情残暴,腿长而强壮,奔跑速度够快,体型粗大强壮。由于具有着和霸王龙很相似的外貌身形、一样凶狠残暴的性情以及无可撼动的顶级霸主地位,因此也被称为“侏罗纪的霸王龙”。

3、霸王龙

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是最强的陆地生物,在那时没有生物能与它匹敌,霸王龙处于食物链顶端。在白垩纪末期,凶猛的霸王龙成为了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霸主,它们体型硕大,行动敏捷,生性凶猛。

4、上龙

上龙和其它恐龙最大的不同之处即主要生活在海洋里,以鱼类和爬行动物为食,它们头部很大,颈部相对来说就比较短小,如弯刀般锋利的牙齿让不少同类都极度害怕。

5、特暴龙

特暴龙和霸王龙属于“远亲”,主要生活于白垩纪晚起,最长十二米,体型比较的短小但是很粗壮,超强的咬合力能将猎物瞬间就撕裂。

6、巨兽龙

巨兽龙生活于白垩纪中期的阿根廷地区,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的牙齿让人恐惧,最长14.3米,体重一般在十吨左右,在食肉动物种类中属于是很强大的了。

7、魁纣龙

魁纣龙的化石最早在阿根廷地区被发现,体长最长13.5米,属于顶尖的食肉捕食者之一,很是粗壮的骨骼战斗力很强,锋利的牙齿瞬间就能让猎物被撕得粉碎。

8、异特龙

异特龙在侏罗纪晚期是北美草原上最凶猛的杀手,其他的食草恐龙基本都是它的捕食对象。另外,异特龙的大脑较大,被认为是智商较高的食肉恐龙。

9、棘龙

棘龙也叫棘背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非洲肉食恐龙,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类恐龙,体重6-7吨,身长12-13米。棘龙的头颅骨长1.75米,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半水生动物。

10、地震龙

地震龙是最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它们脑袋非常小,颈部很长,吃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是整个下去,且都是成群结队,所以即便是食肉性恐龙都不会轻易招惹地震龙。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如下:

1、易碎双腔龙。易碎双腔龙,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恐龙,它的最大体重甚至比蓝鲸还要大。据悉,它和梁龙有近缘关系。易碎双腔龙在1877年被挖掘,据科学家估计,易碎双腔龙最大的个体体长可达60~80米,前腿5.75米长,后腿7.5米长,臀部高度为9.7米,体重可达220吨。

2、瑞氏普尔塔龙。近来,阿根廷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能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型恐龙,其脖子、背部和尾部的化石,从化石可以推断出这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瑞氏普尔塔龙。据悉,这种恐龙身长在35~40米,体重80~110吨,胸腔能装下一头大象,堪称“恐龙之王”。

3、阿根廷龙。古生物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了更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是体型最大的恐龙,命名非常简单,在阿根廷发现的,化石是在1986年发现的,身长39.6米,体重大约是100吨。

4、超龙。超龙又译超级龙,意为“超级蜥蜴”,是种梁龙科恐龙。推测体重大概达到了66吨,甚至有人推测它重达88吨,这几乎可以说是在陆地上生存动物的最大极限了。仅一个超龙的脊柱就可以长达一公尺四十公分。

5、波塞东龙。波塞东龙又名海神龙、蜥海神龙,属于食草恐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与更著名的腕龙有接近亲缘关系。白垩纪的北美洲蜥脚类恐龙已出现数量衰退、体型缩小的迹象,而波塞东龙是北美洲最晚出现的大型腕龙类恐龙。波塞东龙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龙,经估计有17米高。而身长接近30到34米,体重被估计为50到60公吨之间。

世界上有什么恐龙(至少100种)

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存长达1.69亿年。

始盗龙生活的时代,地球还是一个整体,叫联合古陆。在2亿年前,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此后恐龙开始蓬勃发展,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最重的雷龙有77吨重,体长40多米,相当于14头大象的体重;最小的近鸟龙,身长约34厘米,重约110克,与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截至2008年,在地球上共发现恐龙1047个种。恐龙有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

根据其骨盆构造,把恐龙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鸟臀目,另一大类是蜥臀目,只有这两大类的爬行动物,才是恐龙。

其中鸟臀目恐龙又分为五类,均为植食性恐龙。

1.剑龙类:化石多数发现于北半球,四足行走,头部细长,背部有成排的骨板,尾部有尾刺。著名的有沱江龙、嘉陵龙、剑龙、华阳龙、钉状龙等;

2.甲龙类:四肢短粗,体表布满骨质甲板,身体矮小,有的甲龙尾端有尾锤。著名的有中原龙、埃德蒙顿甲龙、包头龙、活堡龙、甲龙等

3.鸟脚类:早期的是小型、二足,奔跑迅速;后期为大型四足恐龙,典型的特征是嘴部呈鸭嘴状。著名的有禽龙、兰州龙、山东龙、青岛龙、大鸭龙、慈母龙等;

4.角龙类:具有似鹦鹉的喙状嘴,后期的角龙脸部有角状物,颈部有头盾。著名的有朝阳龙、鹦鹉嘴龙、辽宁角龙、双角龙、戟龙、彼得休斯角龙等;

5.肿头龙类:头部呈圆丘状,头顶厚实,有10厘米。著名的有龙王龙、肿头龙、平头龙等。

蜥臀目又分为蜥脚形亚目和兽脚亚目

蜥脚形亚目: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类

原蜥脚类:著名的板龙、滥食龙、黑水龙、云南龙、禄丰龙等;

蜥脚类:著名的有峨眉龙、圆顶龙、腕龙、马门溪龙,以及梁龙类(包括地震龙、超龙、梁龙、雷龙);

兽脚亚目:多数长有毛,最终进化成鸟类

著名的有重爪龙、棘龙、永川龙、异特龙、中华龙鸟、暴龙、似鸟龙类、镰刀龙类、窃蛋龙类、近鸟龙类等。

[img]十大最弱的恐龙是什么?

一、擅攀鸟龙

宁城树息龙一般指擅攀鸟龙

擅攀鸟龙(Scansoriopteryx,意为“攀爬的翼”)是一属手盗龙类恐龙,是一种麻雀大小的动物,表现出树栖的适应性(基于中国辽宁发现的仅有的单个幼年化石标本)。化石包括了不寻常的延长的的第三指,可能支撑着翼膜,也包括羽毛的印痕。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树息龙(Epidendrosaurus)是擅攀鸟龙的异名;其中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擅攀鸟龙视为次异名,尽管它是有效发表的第一个名称。

2019年5月,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团队,在辽宁省发现了属于擅攀鸟龙类的长臂浑元龙化石标本。它的相关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2019年5月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二、胡氏耀龙

胡氏耀龙(Epidexipteryx hui)是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恐龙,身体全长超过40厘米,属于鸟翼类,代表了和鸟类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

迄今为止,胡氏耀龙保持着最早使用羽毛来炫耀显摆的纪录。

胡氏耀龙长有4枚长约20多厘米的带状尾羽,这4枚尾羽只有近段保存,约20多厘米,略等于它的骨骼体长(从头到最后一枚尾椎)。

这样,胡氏耀龙全长(包括骨骼和尾羽)超过40多厘米。它的其他羽毛均未形成为类似鸟类飞羽的构造,虽然“胡氏耀龙”的前肢长于后肢,形成了类似原始鸟类的前肢,但由于没有飞羽,“胡氏耀龙”并不具有飞行能力。

三、始中国羽龙

始中国羽龙(学名:Eosinopteryx)是一属已灭绝的兽脚类恐龙,来自晚侏罗世的中国。该属包括了单个种:短羽始中国羽龙(Eosinopteryx brevipenna)。

已知的始中国羽龙是单个化石标本,代表了亚成体或成年个体几乎完整的骨架。对于非鸟类恐龙,标本非常小,长约30厘米(12英寸)。

与大多数伤齿龙科不同,吻部非常短,比眼窝的直径短。翅膀大小与相关的物种近鸟大小相同,初级飞羽比肱骨长。翼骨的不寻常布置会阻止任何拍打动作。

四、辽宁龙

辽宁龙(学名Liaoningosaurus)是下白垩纪一属不寻常的甲龙下目恐龙。

这组幼年骨骼呈天然状态,约有34厘米长,是已知最小型的甲龙下目。辽宁龙与其他甲龙下目不同之处,是它的颚骨仍保有外孔洞。眶前孔仍可能存在。另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它有腹部装甲,甲板呈六角形及菱形,这是其他甲龙下目所没有的。

徐星等人于2001年将辽宁龙分类在结节龙科中,但于2004年有研究将它临时分类在甲龙下目的不明位置。

五、小驰龙

小驰龙(属名:Parvicursor)意为“小型奔跑者”,是种迷你阿瓦拉慈龙科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

小驰龙拥有修长腿部,可快速奔跑。成年体从口鼻部到尾巴末端,全长只有39厘米,重量为162公克,是体型最小的非鸟类的恐龙之一。

如同其他阿瓦拉慈龙科恐龙,小驰龙的前肢短而粗胖,手掌已退化成只有一个大型指爪,可能用来挖开坚硬的白蚁冢或挖掘其他东西。这些指爪不太可能用来防卫,因为这些指爪太短,且无法做灵活的动作;小驰龙可能就如同属名所显示的,是个快速奔跑的动物。

六、赫氏近鸟龙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又名近鸟,是种小型有羽毛恐龙,属于手盗龙类的伤齿龙科。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或晚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羽毛兽脚亚目恐龙。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物种。该近龙鸟的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侏罗纪髫髻山组,距今约1.6亿年。

新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在其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是在前、后肢和尾部都分布着奇特的飞羽,这种特征在灭绝物种中还尚无先例。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七、岩寺皖南龙

皖南龙是一种小型肿头的恐龙,具有一个很大的眼前眶开孔,及完整的扁平头顶。前顶骨部分很厚,在头顶骨外表饰以小而密的骨质棘刺;在颅骨区域装饰极为发达。这类肿头的恐龙类曾经让古生物学者困扰很久。

在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小型的肿头龙类,标本总计发掘到部分的头骨,完整的颔骨,部分头骨后方残骸。这些标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1967年安徽南部西山盆地挖掘到的。

八、马扎尔龙

马扎尔龙(属名:Magyarosaurus)是种小型蜥脚下目恐龙,出现于上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马扎尔龙的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

该恐龙的成年个体只有六米,为现今已知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之一。

九、美颌龙

美颌龙(学名:Compsognathus)又称细颚龙、细颈龙、新颚龙、秀颚龙,是一属小型的双足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约有火鸡的大小,生存于晚侏罗纪提通阶早期的欧洲,约1亿5000万年前。

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两个保存良好的化石,一个于1850年代在德国发现,另一个是在将近一个世纪后于法国发现。美颌龙是几类确知其食性的恐龙之一,在两个标本的体内都有小型的蜥蜴化石。

在葡萄牙发现的牙齿有可能也属于美颌龙。它的名字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κομψος”(意即美丽)及“γναθος”(意即颚或颌)。

十、夫鲁塔齿龙

Fruitadens是已知最小的鸟臀目恐龙,为杂食性,长约65至75厘米(26至30厘米),体重0.5至0.75公斤(1.1至1.7磅)。

它有相对较短的手臂和腿的远段(脚和胫骨)。下颌骨有一个扩大的犬齿状牙齿,在上颌有一个相应的间隙。上颌骨没有一颗大的牙齿。独特的,一个小的聚乙二醇状的牙齿出现在犬齿状的牙齿前面。与大多数其他的牙齿不同,牙齿在颌骨中出现了替换牙齿。后肢骨是中空的,就像小型兽脚类恐龙一样。

独特的,一个小的聚乙二醇状的牙齿出现在犬齿状的牙齿前面。与大多数其他的牙齿不同,牙齿在颌骨中出现了替换牙齿。后肢骨是中空的,就像小型兽脚类恐龙一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宁城树息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胡氏耀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始中国羽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辽宁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驰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赫氏近鸟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岩寺皖南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扎尔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美颌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夫鲁塔齿龙

世界上最凶猛的恐龙是什么龙

世界上最厉害的恐龙是:霸王龙(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

1: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

2: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曾一度被称为最大的食肉恐龙,霸王龙的头部有1.5m长,里面长有60颗10厘米长的尖牙,头部是霸王龙最可怕的武器,但前肢严重退化,非常短小,生有两指,只能够提起将近60磅的重物。

3:霸王龙位于白垩纪晚期的食物链顶端,当时北美洲的各种恐龙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它的捕猎对象,有时它们也会攻击像阿拉莫龙这样的长颈食草恐龙。肿头龙由于体型较小一般不在霸王龙的食谱里。甲龙很少被霸王龙捕食。当时分布在北美的其他一些肉食恐龙例如矮暴龙等可能与霸王龙产生一些竞争,但却远不是霸王龙的对手。

扩展资料:

(1)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2)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

(3)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

这块化石所属的物种已被暂时命名为NMV P186069。研究人员推测,其主人体形介于6.5-7.2米之间,重约5.9吨,而普通霸王龙体长可超过12米,重量可超9吨。尽管个头差别很大,但两者均头部巨大,前肢退化,后肢发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霸王龙

欢迎分享转载→ 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

热门世界之最

美词佳句

© 2013-2020 - 世界之最控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3485号-5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世界之最图-世界之最图片2020新款式-2020最火的世界之最图片

世界之最控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之最

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

作者:zl001 时间: 2024-05-10 08:13:35 阅读:(0)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本文目录一览:

1、十大最强恐龙排名2、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3、世界上有什么恐龙(至少100种)4、十大最弱的恐龙是什么?5、世界上最凶猛的恐龙是什么龙十大最强恐龙排名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

1、鲨齿龙

鲨齿龙是如今发现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有着像鲨鱼一样锋利的牙齿,成年后的鲨齿龙体长能达到十四米,最低种六吨左右,就是脑容量不大的它们不是很聪明。

2、蛮龙

蛮龙也叫野蛮龙、蛮王龙,是侏罗纪最强和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性情残暴,腿长而强壮,奔跑速度够快,体型粗大强壮。由于具有着和霸王龙很相似的外貌身形、一样凶狠残暴的性情以及无可撼动的顶级霸主地位,因此也被称为“侏罗纪的霸王龙”。

3、霸王龙

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是最强的陆地生物,在那时没有生物能与它匹敌,霸王龙处于食物链顶端。在白垩纪末期,凶猛的霸王龙成为了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霸主,它们体型硕大,行动敏捷,生性凶猛。

4、上龙

上龙和其它恐龙最大的不同之处即主要生活在海洋里,以鱼类和爬行动物为食,它们头部很大,颈部相对来说就比较短小,如弯刀般锋利的牙齿让不少同类都极度害怕。

5、特暴龙

特暴龙和霸王龙属于“远亲”,主要生活于白垩纪晚起,最长十二米,体型比较的短小但是很粗壮,超强的咬合力能将猎物瞬间就撕裂。

6、巨兽龙

巨兽龙生活于白垩纪中期的阿根廷地区,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的牙齿让人恐惧,最长14.3米,体重一般在十吨左右,在食肉动物种类中属于是很强大的了。

7、魁纣龙

魁纣龙的化石最早在阿根廷地区被发现,体长最长13.5米,属于顶尖的食肉捕食者之一,很是粗壮的骨骼战斗力很强,锋利的牙齿瞬间就能让猎物被撕得粉碎。

8、异特龙

异特龙在侏罗纪晚期是北美草原上最凶猛的杀手,其他的食草恐龙基本都是它的捕食对象。另外,异特龙的大脑较大,被认为是智商较高的食肉恐龙。

9、棘龙

棘龙也叫棘背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非洲肉食恐龙,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类恐龙,体重6-7吨,身长12-13米。棘龙的头颅骨长1.75米,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半水生动物。

10、地震龙

地震龙是最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它们脑袋非常小,颈部很长,吃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是整个下去,且都是成群结队,所以即便是食肉性恐龙都不会轻易招惹地震龙。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排名如下:

1、易碎双腔龙。易碎双腔龙,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恐龙,它的最大体重甚至比蓝鲸还要大。据悉,它和梁龙有近缘关系。易碎双腔龙在1877年被挖掘,据科学家估计,易碎双腔龙最大的个体体长可达60~80米,前腿5.75米长,后腿7.5米长,臀部高度为9.7米,体重可达220吨。

2、瑞氏普尔塔龙。近来,阿根廷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能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型恐龙,其脖子、背部和尾部的化石,从化石可以推断出这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瑞氏普尔塔龙。据悉,这种恐龙身长在35~40米,体重80~110吨,胸腔能装下一头大象,堪称“恐龙之王”。

3、阿根廷龙。古生物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了更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是体型最大的恐龙,命名非常简单,在阿根廷发现的,化石是在1986年发现的,身长39.6米,体重大约是100吨。

4、超龙。超龙又译超级龙,意为“超级蜥蜴”,是种梁龙科恐龙。推测体重大概达到了66吨,甚至有人推测它重达88吨,这几乎可以说是在陆地上生存动物的最大极限了。仅一个超龙的脊柱就可以长达一公尺四十公分。

5、波塞东龙。波塞东龙又名海神龙、蜥海神龙,属于食草恐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与更著名的腕龙有接近亲缘关系。白垩纪的北美洲蜥脚类恐龙已出现数量衰退、体型缩小的迹象,而波塞东龙是北美洲最晚出现的大型腕龙类恐龙。波塞东龙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龙,经估计有17米高。而身长接近30到34米,体重被估计为50到60公吨之间。

世界上有什么恐龙(至少100种)

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存长达1.69亿年。

始盗龙生活的时代,地球还是一个整体,叫联合古陆。在2亿年前,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此后恐龙开始蓬勃发展,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最重的雷龙有77吨重,体长40多米,相当于14头大象的体重;最小的近鸟龙,身长约34厘米,重约110克,与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截至2008年,在地球上共发现恐龙1047个种。恐龙有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

根据其骨盆构造,把恐龙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鸟臀目,另一大类是蜥臀目,只有这两大类的爬行动物,才是恐龙。

其中鸟臀目恐龙又分为五类,均为植食性恐龙。

1.剑龙类:化石多数发现于北半球,四足行走,头部细长,背部有成排的骨板,尾部有尾刺。著名的有沱江龙、嘉陵龙、剑龙、华阳龙、钉状龙等;

2.甲龙类:四肢短粗,体表布满骨质甲板,身体矮小,有的甲龙尾端有尾锤。著名的有中原龙、埃德蒙顿甲龙、包头龙、活堡龙、甲龙等

3.鸟脚类:早期的是小型、二足,奔跑迅速;后期为大型四足恐龙,典型的特征是嘴部呈鸭嘴状。著名的有禽龙、兰州龙、山东龙、青岛龙、大鸭龙、慈母龙等;

4.角龙类:具有似鹦鹉的喙状嘴,后期的角龙脸部有角状物,颈部有头盾。著名的有朝阳龙、鹦鹉嘴龙、辽宁角龙、双角龙、戟龙、彼得休斯角龙等;

5.肿头龙类:头部呈圆丘状,头顶厚实,有10厘米。著名的有龙王龙、肿头龙、平头龙等。

蜥臀目又分为蜥脚形亚目和兽脚亚目

蜥脚形亚目: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类

原蜥脚类:著名的板龙、滥食龙、黑水龙、云南龙、禄丰龙等;

蜥脚类:著名的有峨眉龙、圆顶龙、腕龙、马门溪龙,以及梁龙类(包括地震龙、超龙、梁龙、雷龙);

兽脚亚目:多数长有毛,最终进化成鸟类

著名的有重爪龙、棘龙、永川龙、异特龙、中华龙鸟、暴龙、似鸟龙类、镰刀龙类、窃蛋龙类、近鸟龙类等。

[img]十大最弱的恐龙是什么?

一、擅攀鸟龙

宁城树息龙一般指擅攀鸟龙

擅攀鸟龙(Scansoriopteryx,意为“攀爬的翼”)是一属手盗龙类恐龙,是一种麻雀大小的动物,表现出树栖的适应性(基于中国辽宁发现的仅有的单个幼年化石标本)。化石包括了不寻常的延长的的第三指,可能支撑着翼膜,也包括羽毛的印痕。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树息龙(Epidendrosaurus)是擅攀鸟龙的异名;其中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擅攀鸟龙视为次异名,尽管它是有效发表的第一个名称。

2019年5月,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团队,在辽宁省发现了属于擅攀鸟龙类的长臂浑元龙化石标本。它的相关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2019年5月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二、胡氏耀龙

胡氏耀龙(Epidexipteryx hui)是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恐龙,身体全长超过40厘米,属于鸟翼类,代表了和鸟类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

迄今为止,胡氏耀龙保持着最早使用羽毛来炫耀显摆的纪录。

胡氏耀龙长有4枚长约20多厘米的带状尾羽,这4枚尾羽只有近段保存,约20多厘米,略等于它的骨骼体长(从头到最后一枚尾椎)。

这样,胡氏耀龙全长(包括骨骼和尾羽)超过40多厘米。它的其他羽毛均未形成为类似鸟类飞羽的构造,虽然“胡氏耀龙”的前肢长于后肢,形成了类似原始鸟类的前肢,但由于没有飞羽,“胡氏耀龙”并不具有飞行能力。

三、始中国羽龙

始中国羽龙(学名:Eosinopteryx)是一属已灭绝的兽脚类恐龙,来自晚侏罗世的中国。该属包括了单个种:短羽始中国羽龙(Eosinopteryx brevipenna)。

已知的始中国羽龙是单个化石标本,代表了亚成体或成年个体几乎完整的骨架。对于非鸟类恐龙,标本非常小,长约30厘米(12英寸)。

与大多数伤齿龙科不同,吻部非常短,比眼窝的直径短。翅膀大小与相关的物种近鸟大小相同,初级飞羽比肱骨长。翼骨的不寻常布置会阻止任何拍打动作。

四、辽宁龙

辽宁龙(学名Liaoningosaurus)是下白垩纪一属不寻常的甲龙下目恐龙。

这组幼年骨骼呈天然状态,约有34厘米长,是已知最小型的甲龙下目。辽宁龙与其他甲龙下目不同之处,是它的颚骨仍保有外孔洞。眶前孔仍可能存在。另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它有腹部装甲,甲板呈六角形及菱形,这是其他甲龙下目所没有的。

徐星等人于2001年将辽宁龙分类在结节龙科中,但于2004年有研究将它临时分类在甲龙下目的不明位置。

五、小驰龙

小驰龙(属名:Parvicursor)意为“小型奔跑者”,是种迷你阿瓦拉慈龙科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

小驰龙拥有修长腿部,可快速奔跑。成年体从口鼻部到尾巴末端,全长只有39厘米,重量为162公克,是体型最小的非鸟类的恐龙之一。

如同其他阿瓦拉慈龙科恐龙,小驰龙的前肢短而粗胖,手掌已退化成只有一个大型指爪,可能用来挖开坚硬的白蚁冢或挖掘其他东西。这些指爪不太可能用来防卫,因为这些指爪太短,且无法做灵活的动作;小驰龙可能就如同属名所显示的,是个快速奔跑的动物。

六、赫氏近鸟龙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又名近鸟,是种小型有羽毛恐龙,属于手盗龙类的伤齿龙科。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或晚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羽毛兽脚亚目恐龙。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物种。该近龙鸟的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侏罗纪髫髻山组,距今约1.6亿年。

新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在其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是在前、后肢和尾部都分布着奇特的飞羽,这种特征在灭绝物种中还尚无先例。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七、岩寺皖南龙

皖南龙是一种小型肿头的恐龙,具有一个很大的眼前眶开孔,及完整的扁平头顶。前顶骨部分很厚,在头顶骨外表饰以小而密的骨质棘刺;在颅骨区域装饰极为发达。这类肿头的恐龙类曾经让古生物学者困扰很久。

在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小型的肿头龙类,标本总计发掘到部分的头骨,完整的颔骨,部分头骨后方残骸。这些标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1967年安徽南部西山盆地挖掘到的。

八、马扎尔龙

马扎尔龙(属名:Magyarosaurus)是种小型蜥脚下目恐龙,出现于上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马扎尔龙的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

该恐龙的成年个体只有六米,为现今已知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之一。

九、美颌龙

美颌龙(学名:Compsognathus)又称细颚龙、细颈龙、新颚龙、秀颚龙,是一属小型的双足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约有火鸡的大小,生存于晚侏罗纪提通阶早期的欧洲,约1亿5000万年前。

古生物学家已发现两个保存良好的化石,一个于1850年代在德国发现,另一个是在将近一个世纪后于法国发现。美颌龙是几类确知其食性的恐龙之一,在两个标本的体内都有小型的蜥蜴化石。

在葡萄牙发现的牙齿有可能也属于美颌龙。它的名字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κομψος”(意即美丽)及“γναθος”(意即颚或颌)。

十、夫鲁塔齿龙

Fruitadens是已知最小的鸟臀目恐龙,为杂食性,长约65至75厘米(26至30厘米),体重0.5至0.75公斤(1.1至1.7磅)。

它有相对较短的手臂和腿的远段(脚和胫骨)。下颌骨有一个扩大的犬齿状牙齿,在上颌有一个相应的间隙。上颌骨没有一颗大的牙齿。独特的,一个小的聚乙二醇状的牙齿出现在犬齿状的牙齿前面。与大多数其他的牙齿不同,牙齿在颌骨中出现了替换牙齿。后肢骨是中空的,就像小型兽脚类恐龙一样。

独特的,一个小的聚乙二醇状的牙齿出现在犬齿状的牙齿前面。与大多数其他的牙齿不同,牙齿在颌骨中出现了替换牙齿。后肢骨是中空的,就像小型兽脚类恐龙一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宁城树息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胡氏耀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始中国羽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辽宁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驰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赫氏近鸟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岩寺皖南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扎尔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美颌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夫鲁塔齿龙

世界上最凶猛的恐龙是什么龙

世界上最厉害的恐龙是:霸王龙(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

1: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动物世界十大恐龙图片视频(动物世界恐龙纪录片全集)

2: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曾一度被称为最大的食肉恐龙,霸王龙的头部有1.5m长,里面长有60颗10厘米长的尖牙,头部是霸王龙最可怕的武器,但前肢严重退化,非常短小,生有两指,只能够提起将近60磅的重物。

3:霸王龙位于白垩纪晚期的食物链顶端,当时北美洲的各种恐龙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它的捕猎对象,有时它们也会攻击像阿拉莫龙这样的长颈食草恐龙。肿头龙由于体型较小一般不在霸王龙的食谱里。甲龙很少被霸王龙捕食。当时分布在北美的其他一些肉食恐龙例如矮暴龙等可能与霸王龙产生一些竞争,但却远不是霸王龙的对手。

扩展资料:

(1)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2)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

(3)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

这块化石所属的物种已被暂时命名为NMV P186069。研究人员推测,其主人体形介于6.5-7.2米之间,重约5.9吨,而普通霸王龙体长可超过12米,重量可超9吨。尽管个头差别很大,但两者均头部巨大,前肢退化,后肢发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霸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