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原创精品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吉尼斯纪录

奥运冠军陈晓敏:11次破世界纪录,拍卖奖牌赚399万,此举为何?()

发布时间:2023-12-02 08:41:55源自:网络作者:zl001阅读( )

第七类导读:网站小编根据网络最新关于“奥运冠军陈晓敏:11次破世界纪录,拍卖奖牌赚399万,此举为何? ”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3年,11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奥运举重冠军陈晓敏公开拍卖奥运奖牌,最终得到399万,大众对此褒贬不一。

陈晓敏经历了什么,为何要拍卖奖牌呢?

大山里的孩子想看世界

1977年,广东一个破败的小巷子里,一户贫苦人家迎来了一个女娃,父母给她取名陈晓敏。

作为长女,陈晓敏从小便懂事能干,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帮着照料弟弟妹妹,在农忙时还会帮家里担粮食扛酒瓮,从来不开口和爸妈要钱。

在那样一个贫苦的年代,像陈晓敏这样的农家孩子,很多都是早早地辍学,打工挣钱来补贴家用。不到20岁,基本都会生养一两个小孩,过起相夫教子的安稳生活。

但是,命运之神却网开一面,给陈晓敏安排了不同的人生脚本。

步入小学的陈晓敏,对于文化课丝毫不感兴趣,但是每到体育课上却大放异彩。

还是小学生的她,不论是标枪还是铅球,都毫不费力地可以做到和初中生一样的水平。

一段时间之后,陈晓敏成功地引起了学校老师的关注。

在运动会上,体育老师特意将体校的专业教练请到了比赛现场。在观看了陈晓敏出色的表现后,教练当场决定收她为新一批的入校学生。

不过在当时,体校老师还无法断定,陈晓敏到底最适合哪一类运动项目,只能先安排她训练跑步。

当时的9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体校开始组建举重队,在各大中小学挑选合适的运动苗子。

因为陈晓敏体型还算健壮,所以被体校老师安排去试试举重。不过,她刚开始训练举重时,经常会手臂酸痛。

因为从小干农活的她,肘关节曾经受过伤,所以举重对于她的肘关节负担很大。

不过她也有很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她的大腿肌肉十分发达,可以为上半身提供较大的支撑力量,稳住身体。

在平时的训练里,她格外珍惜每一次训练的机会,并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任务。

就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陈晓敏也毫不放松,她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和发力点,还经常向教练讨教,不断纠正自己的举重动作。

时光虽然无语,却悄悄回答了所有的答案。

每天点滴的积累可以决定最后的结果,就这样,陈晓敏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队员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体校的教练也对陈晓敏寄予厚望,向省队的老师推荐了陈晓敏。1990年,陈晓敏第一次离开大山,前往省城参加省队训练。

面对省城里的绚烂和繁华,年少的陈晓敏心生向往,她暗下决定,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让自己的家人摆脱贫穷。

自此,她的训练更加刻苦,斗志也更加昂扬。

省队里招募上来的队员,体能和耐性在各大体校都是数一数二的。但陈晓敏是他们中最勤奋,来的最早,走的最晚。

渐渐地,陈晓敏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她的刻苦和坚持不断感染着省队的同学们,努力也成了她的代名词。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紧张训练中,高度认真的陈晓敏能力突飞猛进。

在苦难中开出成功的花

后来,在省队的一次综合考核中,陈晓敏以全佳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进入国家队的门票。

1992年,陈晓敏在一众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队的正式队员。

不过,对于她而言,进入国家队只是开始,接下来她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

在队员们第一次公开较量时,陈晓敏懂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但她并没有灰心,而是接受自己技不如人的事实,她找到教练为自己制定了更大强度的训练计划。

她太心急了,而这样不切实际的做法却使她差点留下终身的遗憾。

原本就有关节旧伤的陈晓敏,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体条件,一味地闷头训练,给自己施压,想尽快赶超其他人。

在一次私下训练时,她一时重心不稳,发觉左腿像撕裂一般疼痛难忍,被教练送到医院后,被医生诊断为左腿神经严重拉伤,有致残的危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教练和队友们都沉默了,不知如何安慰她,只是叮嘱她安心养伤,不要想太多。

那段时间,陈晓敏情绪十分低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每天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努力了这么久,自己绝对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同时,坚强懂事的晓敏也并不想让父母担心,于是她决定一个人独自承受。

一个多月后,奇迹发生了,陈晓敏的左腿神经复合。医生告诉她,只要按时吃药物,不要太过劳累,正常参加训练是没问题的。

重新踏入训练场,陈晓敏比任何人都更加珍惜机会。

她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务量,在一天天的训练中,更加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并更有针对性地提升。

时间一转眼过了大半年,在第二年的全国运动会上,稳步提升的陈晓敏一举夺得了举重冠军,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在领奖台上的陈晓敏满脸兴奋,而后迫不及待地给爸妈打了电话。

电话那头,妈妈的喜悦溢于言表:“敏敏呀,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啦,妈妈和爸爸都为你感到骄傲!”

听到妈妈这句话,陈晓敏哭了,她之所以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让父母以自己为荣。

更加认真训练的陈晓敏,不多时,便迎来了又一次重大的比赛——世锦赛。

在人才济济的赛场上,陈晓敏和世界各地的高手过招,在稳扎稳打之中,又一次拿下五十四公斤的举重冠军。

一时间,陈晓敏“举重冠军”的头衔成为广东老家流传的佳话,人人都羡慕她的父母养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女儿。

既来之,则战之。既战之,则胜之。

随后两三年中,陈晓敏在每一场大型比赛中,都战无不胜,被教练称为“战神”。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也潜藏着暗礁。

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赛场上,很多突发的事件都难以预料。第二天就要上场比赛的陈晓敏,突然感觉左腿开始剧烈疼痛。

她赶紧联系了之前的主治医生,在没有经过教练同意的情况下,吃了抑制疼痛的药物。

结果,第二天在进行检测审核时,赛场组委会发现她的药物中含有兴奋剂的成分。

这严重违反了国际比赛法的规定,于是陈晓敏被禁赛两年。

那段时间,是陈晓敏人生的低谷。曾经的她给国家带来了无上的荣光,金牌拿到手软。但“兴奋剂”丑闻一出,她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她黯然回国,各种冷嘲热讽像洪水一般涌来,所有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后,她选择了沉默,用时间去冲淡所有误解。

即便是在家,她也丝毫不敢放松,她每天联系教练,询问当天的训练事项,自己找运动场地,一天不落地紧跟队友步伐。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对于自己的要求十分严苛,训练也十分用心努力。

她的不放弃既为她增强了重回赛场的底气,也让她遇到了自己的良人伍丹。

一个特殊的机会,伍丹注意到了刻苦训练的陈晓敏,他一眼认出了这个昔日的世界冠军。

出于对陈晓敏的仰慕,伍丹每天陪着她练习。在感受到鼓励和支持后,她训练得更加积极,一再刷新自己的举重记录。与此同时,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两年后,陈晓敏参加了悉尼奥运的选拔赛。在她沉寂的两年时间里,举重赛场上出现了很多“神兵巧将”,世界冠军的名号也经常易位。

大家显然已经渐渐遗忘了昔日的举重大神陈晓敏,为了重出江湖,陈晓敏积极备战。

两年的蛰伏与努力没有白费,这一次,她光明磊落的站在赛场上,用实力赢得了大众的掌声,以三战三捷的佳绩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2000年,在高手如云的悉尼奥运举重赛场上,她在质疑和唏嘘声中镇定自若地走上举重台,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气呵成举起了130公斤的杠铃。

顿时,满场哗然,大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四次举重,她稳定发挥,两次打破世界纪录,为国家又一次拿下奥运金牌。

颁奖时,陈晓敏头戴花束,站在最高领奖台,接受观众们的欢呼与膜拜,满含热泪看着国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

这次回归,让她再次成为国人骄傲。

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像脱缰的

野马一般,驰骋在赛场上,尽情地享受着远离已久的舞台。

最终,她以打破11次世界纪录的成绩,为自己的悉尼奥运之旅拉下了帷幕。

拍卖奖牌,再起风云

回家后的陈晓敏再一次成为了小巷的焦点,大家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

而看遍人间浮华与世间冷暖的陈晓敏,早已学会看淡,她只想做好自己。

后来,因为腿伤愈发严重,陈晓敏在和教练商量之后,决定提前退役。退役后,陈晓敏进入中山大学的法律系学习。

同一年,在文化领域名声赫赫的《羊城晚报》盛情邀请陈晓敏,负责报社的编辑工作。

陈晓敏为了贴近民情,四处走访,报道实事,决心要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在走访的过程中,陈晓敏被这片土地深深打动,每个贫苦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于是,在待了几年后,顺利拿到毕业证的陈晓敏决心从事公益事业。她不再活在奥运冠军的光环下,当时的她只想脚踏实地的为老百姓做实事。

恰巧这时,她得知家乡的小学因为年代久远,需要翻修。看到破旧的小学,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决心开始资助更多的贫苦孩子上学。

资助就要有钱,钱怎么来?

经过一夜的纠结,陈晓敏下定决心,让丈夫和朋友在广东的市中心搭了个台子,并向外公布要拍卖自己的所有奖牌。

消息一出,引来了媒体的竞相采访,人们闻声而来。不到半天的功夫,全部奖牌拍卖结束,陈晓敏通过这次拍卖得到了399万元。

人们对于她拍卖奖牌的行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这次,陈晓敏并没有在意外界的声音,而是默不吭声的将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了家乡小学,主要用于学校修建和贫苦孩子助学。

在接受采访时,陈晓敏淡然道:“奖牌是荣誉,而孩子教育是未来,是无法比拟的。”

2007年,陈晓敏因为腿伤加重,辞去了国内的工作,与家人一起移民澳洲休养身体。

此后,陈晓敏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少年时,她为了家人脱离贫困而辛苦训练。青年时,她为了国家的荣光在拼搏。到了中年,她终于回归自己和家庭,为了幸福而生活。

如今的陈晓敏才是真正的历经风雨之后,实现了凤凰涅槃,安稳生活成为她未来的目标。

她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每一步就浸着泪水与血水,但她最终成功了。

她的成功中有5分努力,4分坚持还有1分机遇,正是这些,让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追梦的过程有起有伏,起时不骄不躁,伏后不妄自菲薄。这一切,不为别的,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生活,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助梦未来祖国的花朵。

这样的她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 奥运冠军陈晓敏:11次破世界纪录,拍卖奖牌赚399万,此举为何?()

热门世界之最

美词佳句

© 2013-2020 - 世界之最控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3485号-5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世界之最图-世界之最图片2020新款式-2020最火的世界之最图片

世界之最控

当前位置:首页 > 吉尼斯纪录

奥运冠军陈晓敏:11次破世界纪录,拍卖奖牌赚399万,此举为何?()

作者:zl001 时间: 2023-12-02 08:41:55 阅读:(0)

第七类导读:网站小编根据网络最新关于“奥运冠军陈晓敏:11次破世界纪录,拍卖奖牌赚399万,此举为何? ”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3年,11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奥运举重冠军陈晓敏公开拍卖奥运奖牌,最终得到399万,大众对此褒贬不一。

陈晓敏经历了什么,为何要拍卖奖牌呢?

大山里的孩子想看世界

1977年,广东一个破败的小巷子里,一户贫苦人家迎来了一个女娃,父母给她取名陈晓敏。

作为长女,陈晓敏从小便懂事能干,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帮着照料弟弟妹妹,在农忙时还会帮家里担粮食扛酒瓮,从来不开口和爸妈要钱。

在那样一个贫苦的年代,像陈晓敏这样的农家孩子,很多都是早早地辍学,打工挣钱来补贴家用。不到20岁,基本都会生养一两个小孩,过起相夫教子的安稳生活。

但是,命运之神却网开一面,给陈晓敏安排了不同的人生脚本。

步入小学的陈晓敏,对于文化课丝毫不感兴趣,但是每到体育课上却大放异彩。

还是小学生的她,不论是标枪还是铅球,都毫不费力地可以做到和初中生一样的水平。

一段时间之后,陈晓敏成功地引起了学校老师的关注。

在运动会上,体育老师特意将体校的专业教练请到了比赛现场。在观看了陈晓敏出色的表现后,教练当场决定收她为新一批的入校学生。

不过在当时,体校老师还无法断定,陈晓敏到底最适合哪一类运动项目,只能先安排她训练跑步。

当时的9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体校开始组建举重队,在各大中小学挑选合适的运动苗子。

因为陈晓敏体型还算健壮,所以被体校老师安排去试试举重。不过,她刚开始训练举重时,经常会手臂酸痛。

因为从小干农活的她,肘关节曾经受过伤,所以举重对于她的肘关节负担很大。

不过她也有很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她的大腿肌肉十分发达,可以为上半身提供较大的支撑力量,稳住身体。

在平时的训练里,她格外珍惜每一次训练的机会,并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任务。

就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陈晓敏也毫不放松,她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和发力点,还经常向教练讨教,不断纠正自己的举重动作。

时光虽然无语,却悄悄回答了所有的答案。

每天点滴的积累可以决定最后的结果,就这样,陈晓敏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队员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体校的教练也对陈晓敏寄予厚望,向省队的老师推荐了陈晓敏。1990年,陈晓敏第一次离开大山,前往省城参加省队训练。

面对省城里的绚烂和繁华,年少的陈晓敏心生向往,她暗下决定,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让自己的家人摆脱贫穷。

自此,她的训练更加刻苦,斗志也更加昂扬。

省队里招募上来的队员,体能和耐性在各大体校都是数一数二的。但陈晓敏是他们中最勤奋,来的最早,走的最晚。

渐渐地,陈晓敏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她的刻苦和坚持不断感染着省队的同学们,努力也成了她的代名词。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紧张训练中,高度认真的陈晓敏能力突飞猛进。

在苦难中开出成功的花

后来,在省队的一次综合考核中,陈晓敏以全佳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进入国家队的门票。

1992年,陈晓敏在一众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队的正式队员。

不过,对于她而言,进入国家队只是开始,接下来她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

在队员们第一次公开较量时,陈晓敏懂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但她并没有灰心,而是接受自己技不如人的事实,她找到教练为自己制定了更大强度的训练计划。

她太心急了,而这样不切实际的做法却使她差点留下终身的遗憾。

原本就有关节旧伤的陈晓敏,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体条件,一味地闷头训练,给自己施压,想尽快赶超其他人。

在一次私下训练时,她一时重心不稳,发觉左腿像撕裂一般疼痛难忍,被教练送到医院后,被医生诊断为左腿神经严重拉伤,有致残的危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教练和队友们都沉默了,不知如何安慰她,只是叮嘱她安心养伤,不要想太多。

那段时间,陈晓敏情绪十分低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每天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努力了这么久,自己绝对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同时,坚强懂事的晓敏也并不想让父母担心,于是她决定一个人独自承受。

一个多月后,奇迹发生了,陈晓敏的左腿神经复合。医生告诉她,只要按时吃药物,不要太过劳累,正常参加训练是没问题的。

重新踏入训练场,陈晓敏比任何人都更加珍惜机会。

她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务量,在一天天的训练中,更加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并更有针对性地提升。

时间一转眼过了大半年,在第二年的全国运动会上,稳步提升的陈晓敏一举夺得了举重冠军,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在领奖台上的陈晓敏满脸兴奋,而后迫不及待地给爸妈打了电话。

电话那头,妈妈的喜悦溢于言表:“敏敏呀,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啦,妈妈和爸爸都为你感到骄傲!”

听到妈妈这句话,陈晓敏哭了,她之所以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让父母以自己为荣。

更加认真训练的陈晓敏,不多时,便迎来了又一次重大的比赛——世锦赛。

在人才济济的赛场上,陈晓敏和世界各地的高手过招,在稳扎稳打之中,又一次拿下五十四公斤的举重冠军。

一时间,陈晓敏“举重冠军”的头衔成为广东老家流传的佳话,人人都羡慕她的父母养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女儿。

既来之,则战之。既战之,则胜之。

随后两三年中,陈晓敏在每一场大型比赛中,都战无不胜,被教练称为“战神”。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也潜藏着暗礁。

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赛场上,很多突发的事件都难以预料。第二天就要上场比赛的陈晓敏,突然感觉左腿开始剧烈疼痛。

她赶紧联系了之前的主治医生,在没有经过教练同意的情况下,吃了抑制疼痛的药物。

结果,第二天在进行检测审核时,赛场组委会发现她的药物中含有兴奋剂的成分。

这严重违反了国际比赛法的规定,于是陈晓敏被禁赛两年。

那段时间,是陈晓敏人生的低谷。曾经的她给国家带来了无上的荣光,金牌拿到手软。但“兴奋剂”丑闻一出,她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她黯然回国,各种冷嘲热讽像洪水一般涌来,所有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后,她选择了沉默,用时间去冲淡所有误解。

即便是在家,她也丝毫不敢放松,她每天联系教练,询问当天的训练事项,自己找运动场地,一天不落地紧跟队友步伐。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对于自己的要求十分严苛,训练也十分用心努力。

她的不放弃既为她增强了重回赛场的底气,也让她遇到了自己的良人伍丹。

一个特殊的机会,伍丹注意到了刻苦训练的陈晓敏,他一眼认出了这个昔日的世界冠军。

出于对陈晓敏的仰慕,伍丹每天陪着她练习。在感受到鼓励和支持后,她训练得更加积极,一再刷新自己的举重记录。与此同时,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两年后,陈晓敏参加了悉尼奥运的选拔赛。在她沉寂的两年时间里,举重赛场上出现了很多“神兵巧将”,世界冠军的名号也经常易位。

大家显然已经渐渐遗忘了昔日的举重大神陈晓敏,为了重出江湖,陈晓敏积极备战。

两年的蛰伏与努力没有白费,这一次,她光明磊落的站在赛场上,用实力赢得了大众的掌声,以三战三捷的佳绩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2000年,在高手如云的悉尼奥运举重赛场上,她在质疑和唏嘘声中镇定自若地走上举重台,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气呵成举起了130公斤的杠铃。

顿时,满场哗然,大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四次举重,她稳定发挥,两次打破世界纪录,为国家又一次拿下奥运金牌。

颁奖时,陈晓敏头戴花束,站在最高领奖台,接受观众们的欢呼与膜拜,满含热泪看着国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

这次回归,让她再次成为国人骄傲。

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像脱缰的

野马一般,驰骋在赛场上,尽情地享受着远离已久的舞台。

最终,她以打破11次世界纪录的成绩,为自己的悉尼奥运之旅拉下了帷幕。

拍卖奖牌,再起风云

回家后的陈晓敏再一次成为了小巷的焦点,大家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

而看遍人间浮华与世间冷暖的陈晓敏,早已学会看淡,她只想做好自己。

后来,因为腿伤愈发严重,陈晓敏在和教练商量之后,决定提前退役。退役后,陈晓敏进入中山大学的法律系学习。

同一年,在文化领域名声赫赫的《羊城晚报》盛情邀请陈晓敏,负责报社的编辑工作。

陈晓敏为了贴近民情,四处走访,报道实事,决心要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在走访的过程中,陈晓敏被这片土地深深打动,每个贫苦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于是,在待了几年后,顺利拿到毕业证的陈晓敏决心从事公益事业。她不再活在奥运冠军的光环下,当时的她只想脚踏实地的为老百姓做实事。

恰巧这时,她得知家乡的小学因为年代久远,需要翻修。看到破旧的小学,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决心开始资助更多的贫苦孩子上学。

资助就要有钱,钱怎么来?

经过一夜的纠结,陈晓敏下定决心,让丈夫和朋友在广东的市中心搭了个台子,并向外公布要拍卖自己的所有奖牌。

消息一出,引来了媒体的竞相采访,人们闻声而来。不到半天的功夫,全部奖牌拍卖结束,陈晓敏通过这次拍卖得到了399万元。

人们对于她拍卖奖牌的行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这次,陈晓敏并没有在意外界的声音,而是默不吭声的将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了家乡小学,主要用于学校修建和贫苦孩子助学。

在接受采访时,陈晓敏淡然道:“奖牌是荣誉,而孩子教育是未来,是无法比拟的。”

2007年,陈晓敏因为腿伤加重,辞去了国内的工作,与家人一起移民澳洲休养身体。

此后,陈晓敏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少年时,她为了家人脱离贫困而辛苦训练。青年时,她为了国家的荣光在拼搏。到了中年,她终于回归自己和家庭,为了幸福而生活。

如今的陈晓敏才是真正的历经风雨之后,实现了凤凰涅槃,安稳生活成为她未来的目标。

她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每一步就浸着泪水与血水,但她最终成功了。

她的成功中有5分努力,4分坚持还有1分机遇,正是这些,让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

追梦的过程有起有伏,起时不骄不躁,伏后不妄自菲薄。这一切,不为别的,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生活,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助梦未来祖国的花朵。

这样的她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