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6 09:20:00源自:网络作者:zl001阅读( )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古代世界十大海战(古代世界海军排名)”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2、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海战3、世界著名海战有哪些?4、中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大海战5、中古时期欧洲历史上有那些著名的海战6、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战战役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中日白江口海战(663年)
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左右进入三国时代,分成高句丽(又称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公元6世纪时,和中国接壤的高句丽因为中国隋唐王朝的入侵,为抗衡中国,高句丽便与突厥、百济、以及与百济关系密切的日本结成同盟,而中国则与受到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
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国支持下,大举入侵新罗国,新罗军接连败北,新罗武烈王向中国求救。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统帅,率13万唐军东渡讨伐百济。7月,百济军大败,百济王及百官被俘往长安,百济王朝崩溃。
公元661年,百济僧人道琛联络百济遗臣密谋复国,两次派使者前往日本乞援,并请求放还在日本做人质的百济王子丰璋。662年春,日本天智天皇命阿昙比罗夫率170艘战船,护送百济王子回国。百济王子归国后,被扶位百济王,组织百济遗民对抗唐军,其间,日本企图在朝鲜半岛扶持亲日政权,向百济政权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好景不长,公元663年,刚刚拼凑起来的百济朝廷,因为内部权利划分不均而发生内讧,因百济王子要求,日本派重兵入朝,白江口海战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当日本出兵支援百济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唐高宗当即派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率军增援和百济作战的刘仁轨、刘仁愿军。9月,唐军会合,刘仁轨决定先攻取“群凶所聚”的百济军巢穴周留城,认为“若克周留,诸城自下”。于是唐军分为二路: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将领金法敏率军从陆路前往周留城;刘仁轨则与部将杜爽,及百济降将扶余隆率战船护送粮船,由熊津沿白江(今韩国锦江)而下,从水陆前往周留城,以便水陆同举,攻打周留。
“大唐平百济塔”
27日,日本支援百济的水军先头船只在白江口遭遇刘仁轨军,双方进行交战,日军不利而退。28日,日军将领和百济国王会商,认为日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仅百余艘,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盲目的认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于是,未加整顿部署,便“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双方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军“左右夹船绕战”,打乱了日军阵形,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一时间“海水尽赤”,数万日军或溺死、或被唐军捕获。在白江口失败的打击下,百济王逃往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
露梁海战(1598年)
露梁海战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
海战起因
“倭军攻击釜山图”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政府的拒绝。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壬辰战争”,日本侵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由对马岛渡海。翌日晨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发起进攻。只用了 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于是,朝鲜王遣使向明朝求援。
当时的绘画作品,表现的是中朝军队的一次军事会议
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唇齿相依,且“关白(指日本首相丰臣秀吉)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明援朝经略宋应昌语,见《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二)鉴于这种情况,明朝廷进决定发兵援朝抗日。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明军入朝参战。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退据南部诸道,并提出议和。不久,实现了停战。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七月二十五日,丰臣秀吉增兵北犯。第二年,中朝联军大举反攻,连续奏捷,将日军压缩在朝鲜南部一隅。这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当时,盘踞在朝鲜东南一隅之日军,除驻蔚山之第一军主力已先期撤退外,尚有兵力4.6万余人,其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之军,就地上船返回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结,再乘船回国。
双方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
一、战区地理位置
朝鲜西南海区的自然地理有两大特点:一是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便于水军依托岛岸,隐蔽机动地打击敌人;二是潮差大,平均可达10米,为远东地区所罕见。涨潮时,水势汹涌。退潮时,水位猛降,大片浅滩迅速露出水面。舰船如不迅速驶离,便有搁浅的危险。
二、双方水师兵力
日本水师在开战时,拥有1000余艘船船,到战争末期已发展到3000艘左右。数量虽然可观,但构造简单,性能较差。装备的武器为铳(即原始的滑膛枪炮)、枪、弓矢、倭刀等。
军博收藏的一件龟船模型
朝鲜水师兵力约为8万多人(占朝鲜总兵力的1/4),拥有船舶488艘,包括战船80艘(每船80人),辅助战船192艘(每船30-60人),勤务船26艘。在这些战船中,李舜臣创造的“龟船”很有特色。这是一种大型战船,上覆盖板,板上有十字小槽,小槽以外的地方,追插利刃及锥尖。前为龙头,龙口是铳穴;后为龟尾,尾下亦有铳穴。两舷各有6个铳穴,铳穴下有橹8—10支。龟船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日水军呈秀吉之曾说:“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可见朝鲜水师在李舜臣领 导下,不仅武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是一支累败日军的海上劲旅。
明朝投入朝鲜战场的兵力约10万人(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1/8),后来逐渐增加到14万人。其中水师1.3万人,战船500余艘。战船的种类繁多,有福船、楼船、百槽、沙船、苍船、铜绞艄、海舫、八喇虎等,战船的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枪、矛等冷兵器外,还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机、虎蹲炮等。据史料记载,明军火炮的射程最远可达3000米,而日军的只有100、200米。
三、中朝联军水师的兵力部署和作战企图
丰臣秀吉死后,日军分三路从海上撤退。当时,中朝联军水师主力约有800艘战船,部署在古今岛一带海面,掌握了朝鲜半岛西南海域的制海权。明朝水师提督陈璘先获悉日军撤退的情报,决定在海上阻击日军,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1、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向前推进,前出到左水营、猡老岛以东海面;
2、在左水营建立基地和联合军事指挥所;
3、以一部兵力占领猫岛,封锁光阳湾,截断小西行长所率第二军的退路;
4、以一部兵力在露梁海峡及其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日军动向。
作战经过
驻朝鲜西部日军接到撤退命今后,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开始撤退。驻顺天之第二军先撤,接着,驻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
十—日晨,第二军部队登船待发。其先遣部队驶至光阳湾口的猫岛附近海面时,受到中朝联军水师的拦击,退路被截断。为了突破重围;第二军编组了一支冲锋舰队,连日向联军水师发起攻击,均未能奏效,只得向驻泗川、南海之日军求援。
此时,驻泗川、新城之日军第五军主力,在岛津义弘率领下,已经登船,只待涨潮出发,驶往巨济岛,岛津义弘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信后,当即率领这支庞大的船队,于十八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中途与从南海开来之宗智义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共有兵力万余人,舰船500余艘,于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
陈璘、李舜臣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立即着手调整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其作战部署是:
1、以邓子龙率兵1000人,驾3艘巨舰为前锋,待日船队通过海峡后,迂回到侧后发起攻击,切断其归路;
2、以陈璘率明朝水师为左军,泊昆阳之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待机出击;
3、以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朝鲜首相柳成龙亲笔书写的战史
十九日丑时(凌晨1时至3时左右),岛津义弘船队主力大部已驶出海峡,进至露梁以西海面。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柳成龙惩毖录》卷二第六十八页)由于众寡悬殊,邓子龙部旋即被日船包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明史·邓子龙传》)陈璘即派副将陈蚕率舰前往支援。
“大败倭寇图”(局部)
与此同时,中朝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日船队主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朝鲜李忠武公行述》对这场战今作了生动的描述:“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
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跟踪追击,进入观音浦,再度与日军血战。陈璘也率中国水师前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片混乱之中,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李舜臣领先督战,中弹牺牲。其子秘不发丧,鸣鼓挥旗,代父指挥,继续同中国水师并肩战斗。到中午时,日军已停止抵抗,大部分舰船或焚毁沉没,或被联军俘获。弃船上岸的日军。也为陆上联军歼灭。
海战结局及影响
露梁海战是在近400余年前由中朝水军单独进行的,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海上战役。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朝联军水师在这次海战中,密切配合,善于准确判断情况,并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部署,迅速转移兵力,依托岛岸、隐蔽待机,适时出击。先对一部从海上撤退的敌军实施严密封锁,迫其求援;在另一部敌军来援时。又迅速断其退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夹击,达到了全歼敌军的目的。
中朝两国水师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是露梁海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朝鲜水帅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李舜臣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表现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明朝水师部分兵器简介
福船 是诞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种船型的统称,共有六号,海战用的福船,是指一号和二号。一号称大福船,“吃水太深,起止迟重”,机动性能不好;二号称福船,较一号稍小,“合常用之”。福船吃水约3.5米,“高大如楼,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阔,其首昂而口张,其尾高耸。设楼三层于上.其傍皆护板,护以茅竹,竖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为四层,最下一层不可居,惟实土石,以防轻飘之患;第二层乃士兵寝息之所,地柜隐之,须从上蹑梯而下;第三层左右各设水门,中置水柜,乃扬帆炊事之处也,其前后备设木碇,系以棕缆,下碇起碇皆于此层用力;最上一层为露台,须从第三层穴梯而上,两旁板翼如栏,人倚之以攻敌,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敌又难于仰攻,彼海战之利器也。”(《武
备志》)福船的缺点是机动性能不好,“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顺风顺潮,而回翔有所不便,又其吃水深,惟利空阔大洋,在里海则易胶浅,须跟哨船接济”。(《续文献通考》)
虎蹲炮
虎蹲炮 虎蹲炮是明代中叶将军炮之一(明代将一些较大的炮封为将军),创制于嘉靖年间。这种炮身长2尺,重36斤,上加铁箍,并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好。每发装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1个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
佛郎机
佛郎机 明正德年间(16世纪初)由西方传入的一种新式火炮。佛郎机,本是明代对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统称。正德末年,白沙巡检何儒在来华的西班牙船上看到了西洋火炮,其性能优于当时中国的火炮,于是便动员船上中国籍的枪炮匠上岸,为我国仿造了第一批西洋火饱,名之曰佛郎机。
嘉靖二年(1523年),明朝在南京仿制佛郎机,称“大将军”。经过研制改造,制成大样、中样、小样三种,有铜铸,也有铁铸。大样佛郎机身长2尺8寸5分,重300多斤。《武备志》将仿制的佛郎机分为5号。其中3号和4号是属于轻型的。3号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各式佛郎机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1、2号佛郎机可用于水战。
佛郎机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子铳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佛郎机的特点是母炮和子铳分离,它是后装炮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现代的后装炮。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
第二次大沽保卫战(1859年6月25-26日)
海战起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凭借其优势的海上力量,接连攻陷中国沿海重镇,1858年6月(咸丰八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并约定第二年正式换约。
蒙古亲王僧格林沁
《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条约中的苛刻条款相当不满,咸丰帝认为“万难允准”,希望英、法等国能放弃这些条款,同时为防英、法舰队再次入侵,清政府任命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会同礼部尚书瑞麟组织大沽和京东防务。
英、法等国政府对从《天津条约》获得的权益并不满足,认为应当借换约的机会再次挑起战争,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的利益。1859年6月,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的路线前往北京,而是在舰队保护下直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的大沽口,并拆毁中国军队布设的障碍,中国守军奋起还击,第二次大沽保卫战由此爆发。
双方参战兵力
中国:
清军防守大沽口的主要是僧格林沁、胜保等率领的满蒙军队,分别从黑龙江、吉林、绥远、直隶、北京调往天津,兵力约万人,主要部署:大沽南北炮台3800人,新河1700人,新城500人,双港1000人,天津3000人,营城1100人,北塘1600人。另有临时招募的民勇、铺勇,人数也在万人左右,部署在塘沽至咸水沽一线(4000人)、大津(6000人)。僧格林沁与直隶提督史荣桩亲自坐镇大沽南炮台。
英、法
英法联军前往大沽的舰队共22艘,其中英国蒸汽巡洋舰1艘(舰炮51门,编制520人)、蒸汽炮舰3艘、蒸汽浅水炮舰14艘、蒸汽运输舰2艘,搭载海军陆战队1200余人;法国蒸汽巡洋舰1艘、蒸汽浅水炮艇1艘,搭载海军陆战队100人,舰队司令由英国海军少将贺布担任。另外美国“托依旺”等3艘军舰也参加了英法联军的行动。
海战经过
大沽炮台曾在第一次大沽保卫战中失守,《天津条约》订立后,英法军队从天津撤走。受命筹备防务的僧格林沁立即整顿军队,添设大沽海口水师,并在第一次大沽之战被毁的炮台、营盘的废墟上新建防御设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其中12000斤大钢炮2门,万斤大钢炮9门,5000斤钢炮2门,西洋铁炮23门。所有炮台周围均坚筑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桩。又在海口设置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并加强了伪装。为加强翼侧的防御,在北塘地区整修了炮台,火炮增至24门,对北塘以北的营城亦设兵防守。在天津以东30余里的双港附近新建炮台13座,安设1200斤以下大小钢铁炮各81门,大大加强了纵深防御。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在侵华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率领下到达大沽口外后,立即进行武装挑衅活动。贺布派康墨雷尔舰长和翻译孟甘越过拦江沙,向清军投递信件,要求三日内开放一个入口,以便公使溯河去天津。18日下午,英舰8艘,乘风潮之势直入白河内。乘夜暗,曳倒拦江铁戗4架。
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口外,与先期到达的联军舰队会合。清政府为防备英、法联军重新夺取大沽炮台,要求英、法、美三国公使在大沽北部的北塘登陆,由清政府派兵保护,进京换约。并且命令新任直隶总督恒福亲到北塘迎接英、法、美三国公使,又命令沿途地方官吏备办供应,妄为照料。在北京正阳门外预备宽敞房屋三处,作为三国公使的住处。
然而,英、法侵略者一口拒绝从北塘登陆,狂妄叫嚣:“定行接仗,不走北塘”,贺布加紧进行战争准备。他们原定6月24日发动进攻,由于美国公使要求等待美国舰队一同参加,决定把进攻发起的时间展延到25日。
6月25日黎明,英、法侵略军向大沽发起攻击。贺布亲率联军舰艇12艘(英国浅水蒸汽炮舰11艘,法国浅水蒸汽炮舰1艘),从拦江沙向海口开进。计划是:炮舰冲过横江铁链,在炮台的上手占据有利阵位,以便两面夹攻,然后在炮舰火力掩护下,海军陆战队从正面登陆,迅速夺取炮台。
到下午2时,联军舰队在完成开进任务后,贺布便以舰艇数艘排除水中障碍物,开辟通路。其余军舰排列在旁,进行挑衅。在此过程中,守卫大沽炮台的中国官兵全部进行了隐蔽和伪装,炮台上偃旗息鼓,一位参战的英国士兵曾这样回忆到:“所有炮台象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听不到它们的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什么旗帜”。直隶总督恒福再次派遣官员拿照会劝说使节由北塘登陆换约。英、法侵略军拒绝接受照会。
下午3时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贺布立即令舰队向封锁海口的铁链逼进,并炮击两岸炮台。“然而一下子,就象变魔术似的,所有本来掩护着炮台大炮的草席都卷了起来,顷刻之间全部大炮一齐开火”,守卫炮台的清军将士开始猛烈射击,利用敌舰受阻于水中障碍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扬火力,不久多艘联军军舰被击伤,贺布本人也负了伤。到下午4时,包括旗舰在内的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军舰也全部被击伤。联军见势不妙,遂竖起白旗诈降,一旁的美国舰队司令达底那海军准将也急忙率舰队支援英法联军,经调整部署后,继续向炮台攻击。
下午5时,身负重伤的贺布下达登陆命令。英、法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英军勒蒙上校指挥下,分乘帆船、舢板20余只,利用舰炮火力作掩护,向海口南岸强行登陆,企图首先夺取南岸3座炮台。侵略军登陆后,一方面遭到炮台炮火杀伤,另一方面道路泥泞很难前进,同时遭到守军和由新河前来增援的满蒙骑兵的阻击,被迫后撤。是夜,英、法联军又继续进攻,清军在火弹照明下,英勇抗击,又给敌以重大杀伤。激战一昼夜,联军遭到彻底失败,残敌一直溃逃到杭州湾。
海战结局及影响
此次战役,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578人(一说478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华舰队司令贺布受重伤。清军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联军的失败在于轻敌。舰队司令贺布少将在闯入河口后,就“认为他已稳操胜券”。僧格林沁也对这次战役作了较深入的评论:“该夷此次之败,率因骄傲欺敌。其意以为炮台营垒,垂手可得,水战失利,继之步卒。是该夷不信中国敢于一战”。清军以有备击无备,在火炮射程内突然攻击,集中打击敌旗舰,使其指挥失灵,陷入混乱,从而获得大胜。但由于清军没有航速快、火力强的近代舰艇,因此未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只好任其安然撤出战区。
马江海战
闽江下游,从福州东南乌龙江与南台江汇合处,至入海口的一段的俗称马江,又名马尾。建有著名的马尾港,是福建海军的基地,也是重要的通商口岸。马尾港距离省城福州仅百里,又是福建的重要屏障。此外,马尾还是清朝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最大的海军学校所在地。因此,马尾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19世纪80年代初,中法战争爆发,法国扬言,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提出的要求,法国便要占领福州的港口作为“担保品”。
1884年7月12日,法国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7天内满足“撤军”、“赔款”等蛮横要求。7月14日,在孤拔率领下,法国军舰以“游历”为名陆续进入马尾港,马尾港的中国关于不但不予以制止,反而给予法舰“最友好的款待”。
清流健将、会办福建船政事务大臣张佩纶,后娶李鸿章之女为妻,著名作家张爱玲即是其孙女
但法国舰队并不是来作客的,进入马尾港后,法舰立即占据有利位置、侦察地形,于福建船政舰队的军舰相邻而泊,给中国军舰、福建船政船厂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清廷特派主持福建沿海防务的会办福建船政事务大臣张佩纶立即发电,请求其他三洋舰队派舰支援,但只有广东水师派了2艘军舰。在搬救兵的同时,张佩纶及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多次致电清廷询问战守之策,但得到的多是“彼若不动,我亦不发”之类的命令,于是便不顾水师将领的请战,下严令“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就这样,海战尚未开始,中国海军的手脚就被束缚起来了。
法国舰队旗舰“窝尔达”
到开战前,先后进入马尾港的法国军舰有10艘,总吨位约15000吨,装备火炮77门,而中国军舰虽有11艘,但总吨位仅9800余吨,装备火炮50余门。且中国舰队的军舰大都采用立式蒸气机,机器在水线之上,又无护甲,极易被破坏,装备的火炮又基本都是前膛炮,既没有装甲,威力、射速又都不如法国军舰装备的后膛炮,更为不利的是,法国舰队还装备了当时的新式武器——机关炮、鱼雷。
法国远东舰队
舰 名 舰 型 吨位 马力 人数 炮数
窝尔达(旗舰) 木壳巡洋舰 1300 1000 160 9
凯旋 装甲巡洋舰 4127 2400 410 21
杜居士路因 铁胁木壳巡洋舰 3189 3740 300 10
费勒斯 木壳巡洋舰 2268 2790 250 5
德斯丹 木壳巡洋舰 2236 2790 250 5
野猫 炮舰 515 120 9
益士弼 炮舰 471 120 9
腹蛇 炮舰 471 120 9
45号 鱼雷艇
46号 鱼雷艇
福建船政水师
舰 名 舰 型 吨 位 马 力 人 数 炮 数
扬武(旗舰) 木壳巡洋舰 1560 1130 200 11
永保 木壳运输舰 1358 150 150 3
琛航 木壳运输舰 1358 150 150 3
福胜 蚊子船 250 389 26 1
建胜 蚊子船 250 389 26 1
艺新 炮舰 245 50 30 5
伏波 炮舰 1258 150 150 5
福星 炮舰 545 80 70 5
济安 炮舰 1258 150 150 9
飞云 炮舰 1258 150 150 7
振威 炮舰 572 80 100 5
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后命丧台湾
1884年8月19日,法国再次向清政府提出勒索巨款的最后通牒,遭到清廷断然拒绝,8月21日法国政府令驻北京代理公使撤旗回国,同时下令孤拔准备开战。22日,孤拔接到法国政府命令,当晚8时法国各舰舰长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于次日下午2时左右,利用退潮转移舰身之机,向中国舰队发动进攻,此时法国军舰可以利用舰艏攻击中国军舰的舰艉,舰艉是军舰最为薄弱之处,极易遭到破坏,而且被限令停泊中的中国舰队即使作出反应,也要做整个半圆形的回转,才能调转船头作战,如此,法国舰队就占有了“决定性的战略优势”。
8月23日上午8时,为避免港内的各国军舰误会,法国舰队将开战通知送达各国领事馆,并告知了马尾港内的英国“冠军”、“蓝宝石”、“警觉”、美国“企业”等4艘军舰。上午10时,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方送来的战书,声明4小时后向中国开战,而何璟竟将此消息对外封锁,直到中午12时过后方才告知张佩纶等人,张佩纶、何如璋闻报后大惊,以中国来不及准备作战为由,命精通法语的福建船政著名工程师魏瀚乘船前往法方,要求延至次日开战。而法国舰队旗舰“窝尔达”号看见中国方面驶来一船后,孤拔随即下令对中国舰队开火,马江海战爆发。时为1884年8月23日下午1时45分。
战前停泊在马尾的“建胜”
当时,福建船政的舰船有8艘环卫船厂:运输舰“永保”、“琛航”泊于船厂水坪前;旗舰“扬武”率炮舰“福星”、 “福胜”、 “建胜”、 “伏波”、 “艺新”泊于罗星塔上游与法舰相拒;另外3艘炮舰“振威”、 “飞云”、“济安”泊于罗星塔下游海关附近。此外,还有10余艘福建水师的旧式战船和许多武装舢板,分别停泊于罗星塔南侧。法国军舰与船政舰队相距仅有数百公尺,对中国军舰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所以进攻是从两个方向同时开始的。
马江海战
罗星塔上游方向,孤拔指挥旗舰“窝尔达”等舰集中主要火力攻击船政旗舰“扬武”,以部分炮火攻击其他舰船。 “扬武”来不及调转船头,一面砍断锚链,一面发尾炮还击,第一炮就打中“窝尔达”的舰桥,炸死法军5人,法军又以46号鱼雷艇攻击“扬武”,另以45号鱼雷艇攻击“福星”。“扬武”右舷中鱼雷重伤,上层建筑也开始中炮起火,管带张成却弃舰乘舢板逃走。“扬武”舰官兵虽顽强抵抗,但军舰受伤过重开始下沉,在沉没的最后一刻,一名水兵爬上
[img]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海战唐龙朔三年八月(663年)白江口海战 中国、新罗——倭、百济
明万历廿六年十一月(1598年)露梁海战 中国、朝鲜——日本
清顺治十八年三月(1661年)收复台湾之战 中国——荷兰
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雅克萨海战 中国——俄罗斯
清咸丰九年(1859年)第二次大沽保卫战 中国——英国、法国
清光绪十年七月(1884年)马江海战 中国——法国
清光绪二十年八月(1894年)黄海海战 中国——日本
1919年11月庙街事件 中国、苏联——日本
1929年10月同江海战 中国——苏联
1937年8月淞沪保卫战 中国——日本
1937年9月江阴防守战 中国——日本
1937年9月虎门防守战 中国——日本
1974年1月西沙海战 中国——南越
188年3月南沙海战 中国——越南
世界著名海战有哪些?从人类对战争最古老的记载中,战船和海战便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海战是陆战的延伸,但又不仅仅是陆战的延伸。
对一些海权国家而言,从最早的雅典到后来的英国,反而可以说陆权不过是海权的延伸。谁能控制大海,谁就能控制陆地,过去两千年来的史实都反复证明着这一点。以下就是精选的、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场海战
第10位: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海战(第一是莱特湾),也是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决战。英国人出动了28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德国人也出动了16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不过,之所以让日德兰海战成为历史最重要海战之一的,并不是规模。
在这一战中,英国人虽然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但事实上却是成功“吊打”了德国大洋舰队,在前卫部队的战列巡洋舰侦察支援下,主力战列舰两次吓得德国人180度掉头逃跑,甚至不得不逼得德国人用战列巡洋舰发动自杀冲锋,才算逃出生天。
大伙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场消耗战,位于欧陆上的德国事实上根本不能自给自足。在速决战于1914年失败之后,德国人就从海上被封锁了。日德兰海战是德国人唯一一次下决心动员整个海军,尝试突破封锁的行动。
然后却被英国强大的舰队彻底打败,自此之后,直到1918年投降,全军都被押送到英国羁押为止,德国海军再也没敢走出海港一部(除了潜艇)。可以说,正是日德兰海战,打破了德国人赢得一战的最后一丝希望。
第9位: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
公元前31年,罗马共和国正处在从共和制转向君主制的门槛上。凯撒、庞培、小加图、西庇阿等一批巨头都已死于非命。争夺罗马王位的,是小一辈的屋大维和安东尼。双方各自集结了300艘战舰,最终屋大维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军,赢得了罗马统治权。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这一战,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场内战。但对世界历史却有着更大的影响。屋大维的首都在罗马,安东尼的却在埃及。如果吴大维取胜,那么罗马就将成为一个以罗马人的民族性为核心的封闭帝国。
如果安东尼取胜,罗马则会成为一个继承亚历山大的开放思想,继续向东方扩张、追求民族融合的开放帝国。事实证明,在屋大维的领导之下,罗马虽然赢得了长期和平,但却逐渐失去活力和奋斗精神,最终为野蛮人所逐渐入侵、消灭了。
第8位:中途岛海战(1942年)
1942年6月,日本帝国正处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但在中途岛海战中,不可一世的南云机动部队却遭到美国太平洋舰队伏击,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而美国人却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自19世纪末日本海军组建以来,这也是他们所遭受的第一次失败。
当然,这场海战的意义远不止如此。人人都知道,在二战中决定日本命运的,是太平洋方面的战事。在这里,日本海军原本制订了一套“要塞+机动预备队”的防御战略。在太平洋诸岛上建造机场,设立防御阵地,把大航程的作战飞机布置在各岛上作为航空防线。
如果美国人对某个岛发动进攻,就把航空母舰组成的机动预备队派到该岛附近,夹击美国舰队。中途岛一战,四艘航空母舰的损失摧毁了日本人的机动预备队,使他们在后来三年的岛屿争夺战中始终无法集中足以抵御美国进攻的力量,节节失利,从未能在任何一次争夺战中获胜。
可以说,虽然日本人面对着强大无比的美国,虽然从来都没有获胜的机会。但正是中途岛海战,摧毁了他能够与美国战平或者至少拖延战争进程的机会。东亚人民的迅速解放,也同样是中途岛海战的间接后果之一。
第7位:对马海战(1905年)
如果要评选世界历史上最一边倒的大海战,对马海战绝对要名列前茅。从1904年开始,日本和俄国便为了中国东北的控制权而展开了日俄战争。此时的日本正乘着10年前战胜清帝国的威风蒸蒸日上,而腐朽破败的沙俄虽然仍然拥有巨大的实力,却已经变成了一架运转不良的机器。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为支援自开战伊始即被日本人封锁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沙俄海军从波罗的海调集了最先进、最新锐、最强大的战列舰,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后来又增派了老实战列舰组成的第三太平洋舰队。整支舰队总计拥有多达8艘战列舰。
而相比之下,因触雷而损失了两艘战列舰的日本人却只有4艘战列舰。可即使如此,当俄国人远渡重洋,航行了18000海里来到日本海时。被养精蓄锐数月之久的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截住,以精准的火力和高超、大胆的战术机动彻底摧毁,成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以弱击强的经典海战。
对马海战的意义在于。当时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已经陷入僵持。俄国虽然初期失利,但却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准备发动反攻。日本作为小国,国力事实上已经筋疲力竭。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但对马海战失利的消息却使俄国上下挨了当头喝棒,顿时士气全失,国内起义的势头开始浮出水面,军队也无心作战,导致沙皇不得不与被他看不起的日本猴子媾和。
对马海战之后,日本人凭借击败白人强国的威望,成为了东亚霸主。沙俄却陷入了动荡不安和国内矛盾的漩涡。并最终使日本成为了二战前世界巨强之一,沙俄却被彻底推翻了
第6位:露梁海战(1598年)
1598年,入侵朝鲜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仅能守住南海岸的几个港口要塞。而此时,统治着日本的丰臣秀吉刚刚病死,日本全军上下无一人想在朝鲜多留一日。
日本第一军小西行长被明军包围,动弹不得。岛津义弘不得不率领舰队前去救援。但二者却在露梁海战中遭到明军将领邓子龙和朝鲜将军李舜臣的联合舰队攻击,几乎全军覆没。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亡万计。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这一战之后,日本人直到19世纪末,都不敢再对亚洲大陆进行入侵。再加上明朝始终拒绝与日本建交,再加上后来日本的封闭政策。导致日本在此后将近三个世纪中,都不敢踏上亚洲大陆一步,乖乖地自己锁国大吉了。
第5位: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年)
真以为拿破仑真是输在了莫斯科、莱比锡和滑铁卢?错!大错特错!这位大皇帝的命运,早在他最辉煌的1805年就已经奠定了!像拿破仑这样伟大、精明的军事家,早就知道,自己的真正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而击败英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登陆英伦三岛。可为什么没登陆呢?两点,一是英国人买通了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从陆上威胁法国本土。二就是从海上击败法国舰队。
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21艘战舰被俘。
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装备实心炮弹的木质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此战把英国从拿破仑登陆入侵的威胁中解脱了出来。有人说:“一个特拉法尔加,一个莫斯科,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赶下了台。”
第4位:白江口海战(663年)
公元663年,倭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战船120艘)在朝鲜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后一千年日本都未敢向朝鲜用兵。而且乖乖地派遣唐使学了将近1000年。然后想当大爷,梁露海战又被抽了一顿,回去继续当了300年孙子!
第3位: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1588年)
16世纪,欧洲的中世纪刚刚结束。西班牙将阿拉伯人从伊比利亚半岛驱逐了出去,在欧洲建立了强权。当时的英国却仍是一个并不太强大的岛国。不过在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英国海军却利用奇袭战术,彻底击败了统治着大海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使其全军覆没。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英国如何成为了通知世界大洋300年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洋帝国?就是凭借这场格拉沃利讷海战!从此时起,已经殖民到了美洲的西班牙帝国走向了下坡。英国夺得了大西洋,终于将国家推上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2位:勒班托海战(1571年)
现代西方都是基督教国家,可是基督教却不止一次处在岌岌可危的地位上。在地面上,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和法兰克人的国王铁锤查理,在东西两端守住了基督教世界的疆界。但在海上,直到16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都还在不断扩张着地中海制海权。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直到1571年,以西班牙为主导,几乎整个基督教世界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与土耳其人在勒班托海战中一决雌雄,最终击败了后者。勒班托海战不仅是划桨时代的最后一场大海战。也为直到今天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划定了疆界。
第1位: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
公元前480年,占有世界4/5领土(除中国以外)的波斯大王薛西斯,率领数十万大军入侵希腊。整个西方世界岌岌可危,即将拜倒在亚洲铁蹄之下。温泉关会战之后,薛西斯一路直抵雅典,将这座希腊文明中心城市化为废墟。
雅典公民全部转移到了萨拉米斯岛上。并在这里,联合所有抗击波斯入侵的希腊人,在萨拉米斯海峡与波斯人决一死战,利用海峡的狭窄地形,仅凭300余艘战舰便击败了波斯人的600艘战舰。在这一战之后,薛西斯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动摇,因为担心后方新近征服的民族发生叛乱,撤离了希腊。
第二年,希腊陆军击败波斯陆军,光复雅典。虽然这场海战从军事上讲并不能算是大胜。但诚如历史学家所共识的。萨拉米斯海战无疑是西方文明的支柱。
如果没有这场海战,希腊人绝对无法抵挡住波斯人海陆并进的进攻。如果希腊遭到毁灭,希腊文化便会遭到毁灭。而正是希腊文化的果实和影响力,缔造了今天的整个西方世界。因此,萨拉米斯海战作为单次海战对世界的影响,足以排名世界第一。
参考中国军事网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大海战1、利萨海战(1886年7月20日)
对战双方:意大利VS奥地利
双方军力:意军17艘铁甲舰,奥军11艘铁甲舰
作战结果:奥军胜。意军舰队损失殆尽。
此战意义:利萨海战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对战,双方舰队都没有使用风帆,而是用蒸汽作为动力。
2、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
对战双方:中国清朝VS日本
双方军力:清军12艘主力舰,日军10艘。
作战结果:日军胜。清军损失6艘军舰,日军仅有两艘军舰受伤。
此战意义:开启了日本称霸太平洋的大门。
3、对马海战(1905年5月27日)
对战双方:俄国VS日本
双方军力:俄军,日军各有12艘战列舰。
作战结果:日军胜。俄军损失全部战列舰。
此战意义:日本正式确立在太平洋的统治地位,俄国海军则一蹶不振。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
对战双方:英国VS德国
双方军力:英军151艘舰,德军101艘舰队。
作战结果:德军胜。英军损失11万吨,德军损失6万吨。
此战意义:德国虽然胜利,但是德国公海舰队仍然被封锁在港口内,其水面舰队在整个一战期间没有对英国的海上补给线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抵制战争,真爱和平
中古时期欧洲历史上有那些著名的海战萨拉米斯海战--决定东西对峙的海战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希腊进军。
激烈的战斗在海陆两路同时展开了。
斯巴达王率领4千希腊士兵扼守北希腊通往中希腊的门户温泉关。以雅典舰队为主的希腊海军,则与来犯的波斯舰队展开海战。
全部希腊联合舰队都集中在萨拉米斯海峡的东端。共有360艘三层浆座的战舰和7艘50支桨的战船。
希腊舰船小巧灵活,在狭窄的海峡里运动自如;而波斯战舰巨大笨重,拐弯掉头都十分困难。希腊舰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快速插入波斯舰队之中猛冲猛打,使波斯舰队混乱一团,前后碰撞,只能各自为战。
经过8个小时的激战,波斯舰队200艘战舰被击沉,50艘被俘,而希腊方面只损失40艘舰船。天黑时分,号称天下无敌的波斯舰队已全军覆没。希腊舰队完全控制了萨拉米斯海域。
萨拉米斯海战是希波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它使波斯人在爱琴海上的制海权终告结束,混合大帝国的威望也一落千丈;受波斯控制的许多小国至此也发生叛乱,纷纷脱离了波斯的统治。此战奠定了希腊人走向胜利的基础。
阿克兴海战--埃及灭亡,罗马帝国统一
这是公元前31年9月,罗马内战期间,安东尼和屋大维在希腊西部沿海阿克兴海角进行的一场海战。
古老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灭亡了。公元前30年8月1日,屋大维进入亚历山大城,
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改立行省。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他“元首”头衔,并赠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
英西大海战--“无敌舰队”消失,英国崛起
1588年7月,“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港启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于7月21日逼近英国西南海岸,这次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而英国舰队总共只有100多人战死。从此以后,西班牙丧失了海上的霸权,一蹶不振,很快衰落。而英国则一跃而成为海上强国,到处强占殖民地,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从而加速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战战役崖山海战、马江海战、澎湖海战、露梁海战、白江口之战等。
1、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崖山海战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之后明清的文明形态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尝试化为泡影。
正是因为宋朝尝试放弃集权农业帝国的形态,所以才会在军事上持续弱势。在冷兵器时代的东亚季风区,集权农业帝国或许是文明延续的最优选择。
2、马江海战
马江海战是清代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在第一阶段的越南战场双方虽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不过遭到了朝中“清流派”的反对,法国的条约没有得到实现,随即出兵台海胁迫清政府。
朝廷命令“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当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时,清军主要将领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最终惨败,导致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拱手让给法军。
3、澎湖海战
澎湖海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
澎湖海战是清朝为了消灭郑氏王朝所发动的战争,虽然郑军一度击退清军,最后仍然由清军获胜。澎湖被占领后,郑氏王朝已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
4、露梁海战
露梁海战(朝鲜:노량대첩,译文:露梁大捷),是发生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该战役因发生地露梁而得名。
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最后的一场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明朝与朝鲜联军和日本军队的岛津立花一部,指挥官分别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义弘(日本)等。战争结果以中朝联军获胜而结束 。
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取得海战胜利。这场胜利在中国至亚洲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
5、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上百至上千日军被杀或溺死。
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其以唐朝、新罗联军的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江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崖山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澎湖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露梁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江口之战
欢迎分享转载→ 古代世界十大海战(古代世界海军排名)
上一篇: 世界十大烧脑玩具视频(世界十大烧脑游戏)
世界公认十大名牌电影(世界公认电影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世界公认十大名牌电影(世界公认电影排名)”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本文目录一览:1、世界十大电影排行榜2、世界电影史公认世界泳坛十大明星(世界游泳明星)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世界泳坛十大明星(世界游泳明星)”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本文目录一览:1、美国著名体育明星介绍下2、她是世界泳坛第一美十大世界最漂亮女性(世界十大漂亮女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十大世界最漂亮女性(世界十大漂亮女孩)”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本文目录一览:1、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是谁2、世界十大最美世界顶尖十大男超模图片(世界排名第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世界顶尖十大男超模图片(世界排名第一的超模男)”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本文目录一览:1、世界十大超模排名2、中国公认的魔兽世界十大美女龙(魔兽世界十大美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魔兽世界十大美女龙(魔兽世界十大美女龙王是谁)”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本文目录一览:1、历数魔兽世界的十大美女NPC2、世界十大歌手评委有哪些(世界十大歌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世界十大歌手评委有哪些(世界十大歌手评委有哪些人)”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本文目录一览:1、音乐大师评委都有谁?2、世© 2013-2020 - 世界之最控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3485号-5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世界之最图-世界之最图片2020新款式-2020最火的世界之最图片
作者:zl001 时间: 2024-04-16 09:20:00 阅读:(0)
第七类知识网摘要:网站小编kaka据网络最新关于“古代世界十大海战(古代世界海军排名)”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2、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海战3、世界著名海战有哪些?4、中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大海战5、中古时期欧洲历史上有那些著名的海战6、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战战役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中日白江口海战(663年)
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左右进入三国时代,分成高句丽(又称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公元6世纪时,和中国接壤的高句丽因为中国隋唐王朝的入侵,为抗衡中国,高句丽便与突厥、百济、以及与百济关系密切的日本结成同盟,而中国则与受到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
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国支持下,大举入侵新罗国,新罗军接连败北,新罗武烈王向中国求救。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统帅,率13万唐军东渡讨伐百济。7月,百济军大败,百济王及百官被俘往长安,百济王朝崩溃。
公元661年,百济僧人道琛联络百济遗臣密谋复国,两次派使者前往日本乞援,并请求放还在日本做人质的百济王子丰璋。662年春,日本天智天皇命阿昙比罗夫率170艘战船,护送百济王子回国。百济王子归国后,被扶位百济王,组织百济遗民对抗唐军,其间,日本企图在朝鲜半岛扶持亲日政权,向百济政权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好景不长,公元663年,刚刚拼凑起来的百济朝廷,因为内部权利划分不均而发生内讧,因百济王子要求,日本派重兵入朝,白江口海战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当日本出兵支援百济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唐高宗当即派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率军增援和百济作战的刘仁轨、刘仁愿军。9月,唐军会合,刘仁轨决定先攻取“群凶所聚”的百济军巢穴周留城,认为“若克周留,诸城自下”。于是唐军分为二路: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将领金法敏率军从陆路前往周留城;刘仁轨则与部将杜爽,及百济降将扶余隆率战船护送粮船,由熊津沿白江(今韩国锦江)而下,从水陆前往周留城,以便水陆同举,攻打周留。
“大唐平百济塔”
27日,日本支援百济的水军先头船只在白江口遭遇刘仁轨军,双方进行交战,日军不利而退。28日,日军将领和百济国王会商,认为日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仅百余艘,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盲目的认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于是,未加整顿部署,便“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双方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军“左右夹船绕战”,打乱了日军阵形,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一时间“海水尽赤”,数万日军或溺死、或被唐军捕获。在白江口失败的打击下,百济王逃往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
露梁海战(1598年)
露梁海战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
海战起因
“倭军攻击釜山图”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政府的拒绝。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壬辰战争”,日本侵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由对马岛渡海。翌日晨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发起进攻。只用了 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于是,朝鲜王遣使向明朝求援。
当时的绘画作品,表现的是中朝军队的一次军事会议
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唇齿相依,且“关白(指日本首相丰臣秀吉)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明援朝经略宋应昌语,见《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二)鉴于这种情况,明朝廷进决定发兵援朝抗日。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明军入朝参战。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退据南部诸道,并提出议和。不久,实现了停战。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七月二十五日,丰臣秀吉增兵北犯。第二年,中朝联军大举反攻,连续奏捷,将日军压缩在朝鲜南部一隅。这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当时,盘踞在朝鲜东南一隅之日军,除驻蔚山之第一军主力已先期撤退外,尚有兵力4.6万余人,其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之军,就地上船返回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结,再乘船回国。
双方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
一、战区地理位置
朝鲜西南海区的自然地理有两大特点:一是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便于水军依托岛岸,隐蔽机动地打击敌人;二是潮差大,平均可达10米,为远东地区所罕见。涨潮时,水势汹涌。退潮时,水位猛降,大片浅滩迅速露出水面。舰船如不迅速驶离,便有搁浅的危险。
二、双方水师兵力
日本水师在开战时,拥有1000余艘船船,到战争末期已发展到3000艘左右。数量虽然可观,但构造简单,性能较差。装备的武器为铳(即原始的滑膛枪炮)、枪、弓矢、倭刀等。
军博收藏的一件龟船模型
朝鲜水师兵力约为8万多人(占朝鲜总兵力的1/4),拥有船舶488艘,包括战船80艘(每船80人),辅助战船192艘(每船30-60人),勤务船26艘。在这些战船中,李舜臣创造的“龟船”很有特色。这是一种大型战船,上覆盖板,板上有十字小槽,小槽以外的地方,追插利刃及锥尖。前为龙头,龙口是铳穴;后为龟尾,尾下亦有铳穴。两舷各有6个铳穴,铳穴下有橹8—10支。龟船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日水军呈秀吉之曾说:“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可见朝鲜水师在李舜臣领 导下,不仅武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是一支累败日军的海上劲旅。
明朝投入朝鲜战场的兵力约10万人(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1/8),后来逐渐增加到14万人。其中水师1.3万人,战船500余艘。战船的种类繁多,有福船、楼船、百槽、沙船、苍船、铜绞艄、海舫、八喇虎等,战船的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枪、矛等冷兵器外,还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机、虎蹲炮等。据史料记载,明军火炮的射程最远可达3000米,而日军的只有100、200米。
三、中朝联军水师的兵力部署和作战企图
丰臣秀吉死后,日军分三路从海上撤退。当时,中朝联军水师主力约有800艘战船,部署在古今岛一带海面,掌握了朝鲜半岛西南海域的制海权。明朝水师提督陈璘先获悉日军撤退的情报,决定在海上阻击日军,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1、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向前推进,前出到左水营、猡老岛以东海面;
2、在左水营建立基地和联合军事指挥所;
3、以一部兵力占领猫岛,封锁光阳湾,截断小西行长所率第二军的退路;
4、以一部兵力在露梁海峡及其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日军动向。
作战经过
驻朝鲜西部日军接到撤退命今后,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开始撤退。驻顺天之第二军先撤,接着,驻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
十—日晨,第二军部队登船待发。其先遣部队驶至光阳湾口的猫岛附近海面时,受到中朝联军水师的拦击,退路被截断。为了突破重围;第二军编组了一支冲锋舰队,连日向联军水师发起攻击,均未能奏效,只得向驻泗川、南海之日军求援。
此时,驻泗川、新城之日军第五军主力,在岛津义弘率领下,已经登船,只待涨潮出发,驶往巨济岛,岛津义弘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信后,当即率领这支庞大的船队,于十八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中途与从南海开来之宗智义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共有兵力万余人,舰船500余艘,于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
陈璘、李舜臣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立即着手调整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其作战部署是:
1、以邓子龙率兵1000人,驾3艘巨舰为前锋,待日船队通过海峡后,迂回到侧后发起攻击,切断其归路;
2、以陈璘率明朝水师为左军,泊昆阳之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待机出击;
3、以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朝鲜首相柳成龙亲笔书写的战史
十九日丑时(凌晨1时至3时左右),岛津义弘船队主力大部已驶出海峡,进至露梁以西海面。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柳成龙惩毖录》卷二第六十八页)由于众寡悬殊,邓子龙部旋即被日船包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明史·邓子龙传》)陈璘即派副将陈蚕率舰前往支援。
“大败倭寇图”(局部)
与此同时,中朝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日船队主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朝鲜李忠武公行述》对这场战今作了生动的描述:“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
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跟踪追击,进入观音浦,再度与日军血战。陈璘也率中国水师前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片混乱之中,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李舜臣领先督战,中弹牺牲。其子秘不发丧,鸣鼓挥旗,代父指挥,继续同中国水师并肩战斗。到中午时,日军已停止抵抗,大部分舰船或焚毁沉没,或被联军俘获。弃船上岸的日军。也为陆上联军歼灭。
海战结局及影响
露梁海战是在近400余年前由中朝水军单独进行的,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海上战役。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朝联军水师在这次海战中,密切配合,善于准确判断情况,并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部署,迅速转移兵力,依托岛岸、隐蔽待机,适时出击。先对一部从海上撤退的敌军实施严密封锁,迫其求援;在另一部敌军来援时。又迅速断其退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夹击,达到了全歼敌军的目的。
中朝两国水师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是露梁海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朝鲜水帅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李舜臣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表现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明朝水师部分兵器简介
福船 是诞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种船型的统称,共有六号,海战用的福船,是指一号和二号。一号称大福船,“吃水太深,起止迟重”,机动性能不好;二号称福船,较一号稍小,“合常用之”。福船吃水约3.5米,“高大如楼,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阔,其首昂而口张,其尾高耸。设楼三层于上.其傍皆护板,护以茅竹,竖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为四层,最下一层不可居,惟实土石,以防轻飘之患;第二层乃士兵寝息之所,地柜隐之,须从上蹑梯而下;第三层左右各设水门,中置水柜,乃扬帆炊事之处也,其前后备设木碇,系以棕缆,下碇起碇皆于此层用力;最上一层为露台,须从第三层穴梯而上,两旁板翼如栏,人倚之以攻敌,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敌又难于仰攻,彼海战之利器也。”(《武
备志》)福船的缺点是机动性能不好,“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顺风顺潮,而回翔有所不便,又其吃水深,惟利空阔大洋,在里海则易胶浅,须跟哨船接济”。(《续文献通考》)
虎蹲炮
虎蹲炮 虎蹲炮是明代中叶将军炮之一(明代将一些较大的炮封为将军),创制于嘉靖年间。这种炮身长2尺,重36斤,上加铁箍,并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好。每发装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1个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
佛郎机
佛郎机 明正德年间(16世纪初)由西方传入的一种新式火炮。佛郎机,本是明代对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统称。正德末年,白沙巡检何儒在来华的西班牙船上看到了西洋火炮,其性能优于当时中国的火炮,于是便动员船上中国籍的枪炮匠上岸,为我国仿造了第一批西洋火饱,名之曰佛郎机。
嘉靖二年(1523年),明朝在南京仿制佛郎机,称“大将军”。经过研制改造,制成大样、中样、小样三种,有铜铸,也有铁铸。大样佛郎机身长2尺8寸5分,重300多斤。《武备志》将仿制的佛郎机分为5号。其中3号和4号是属于轻型的。3号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各式佛郎机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1、2号佛郎机可用于水战。
佛郎机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子铳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佛郎机的特点是母炮和子铳分离,它是后装炮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现代的后装炮。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
第二次大沽保卫战(1859年6月25-26日)
海战起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凭借其优势的海上力量,接连攻陷中国沿海重镇,1858年6月(咸丰八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并约定第二年正式换约。
蒙古亲王僧格林沁
《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条约中的苛刻条款相当不满,咸丰帝认为“万难允准”,希望英、法等国能放弃这些条款,同时为防英、法舰队再次入侵,清政府任命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会同礼部尚书瑞麟组织大沽和京东防务。
英、法等国政府对从《天津条约》获得的权益并不满足,认为应当借换约的机会再次挑起战争,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的利益。1859年6月,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的路线前往北京,而是在舰队保护下直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的大沽口,并拆毁中国军队布设的障碍,中国守军奋起还击,第二次大沽保卫战由此爆发。
双方参战兵力
中国:
清军防守大沽口的主要是僧格林沁、胜保等率领的满蒙军队,分别从黑龙江、吉林、绥远、直隶、北京调往天津,兵力约万人,主要部署:大沽南北炮台3800人,新河1700人,新城500人,双港1000人,天津3000人,营城1100人,北塘1600人。另有临时招募的民勇、铺勇,人数也在万人左右,部署在塘沽至咸水沽一线(4000人)、大津(6000人)。僧格林沁与直隶提督史荣桩亲自坐镇大沽南炮台。
英、法
英法联军前往大沽的舰队共22艘,其中英国蒸汽巡洋舰1艘(舰炮51门,编制520人)、蒸汽炮舰3艘、蒸汽浅水炮舰14艘、蒸汽运输舰2艘,搭载海军陆战队1200余人;法国蒸汽巡洋舰1艘、蒸汽浅水炮艇1艘,搭载海军陆战队100人,舰队司令由英国海军少将贺布担任。另外美国“托依旺”等3艘军舰也参加了英法联军的行动。
海战经过
大沽炮台曾在第一次大沽保卫战中失守,《天津条约》订立后,英法军队从天津撤走。受命筹备防务的僧格林沁立即整顿军队,添设大沽海口水师,并在第一次大沽之战被毁的炮台、营盘的废墟上新建防御设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其中12000斤大钢炮2门,万斤大钢炮9门,5000斤钢炮2门,西洋铁炮23门。所有炮台周围均坚筑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桩。又在海口设置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并加强了伪装。为加强翼侧的防御,在北塘地区整修了炮台,火炮增至24门,对北塘以北的营城亦设兵防守。在天津以东30余里的双港附近新建炮台13座,安设1200斤以下大小钢铁炮各81门,大大加强了纵深防御。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在侵华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率领下到达大沽口外后,立即进行武装挑衅活动。贺布派康墨雷尔舰长和翻译孟甘越过拦江沙,向清军投递信件,要求三日内开放一个入口,以便公使溯河去天津。18日下午,英舰8艘,乘风潮之势直入白河内。乘夜暗,曳倒拦江铁戗4架。
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口外,与先期到达的联军舰队会合。清政府为防备英、法联军重新夺取大沽炮台,要求英、法、美三国公使在大沽北部的北塘登陆,由清政府派兵保护,进京换约。并且命令新任直隶总督恒福亲到北塘迎接英、法、美三国公使,又命令沿途地方官吏备办供应,妄为照料。在北京正阳门外预备宽敞房屋三处,作为三国公使的住处。
然而,英、法侵略者一口拒绝从北塘登陆,狂妄叫嚣:“定行接仗,不走北塘”,贺布加紧进行战争准备。他们原定6月24日发动进攻,由于美国公使要求等待美国舰队一同参加,决定把进攻发起的时间展延到25日。
6月25日黎明,英、法侵略军向大沽发起攻击。贺布亲率联军舰艇12艘(英国浅水蒸汽炮舰11艘,法国浅水蒸汽炮舰1艘),从拦江沙向海口开进。计划是:炮舰冲过横江铁链,在炮台的上手占据有利阵位,以便两面夹攻,然后在炮舰火力掩护下,海军陆战队从正面登陆,迅速夺取炮台。
到下午2时,联军舰队在完成开进任务后,贺布便以舰艇数艘排除水中障碍物,开辟通路。其余军舰排列在旁,进行挑衅。在此过程中,守卫大沽炮台的中国官兵全部进行了隐蔽和伪装,炮台上偃旗息鼓,一位参战的英国士兵曾这样回忆到:“所有炮台象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听不到它们的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什么旗帜”。直隶总督恒福再次派遣官员拿照会劝说使节由北塘登陆换约。英、法侵略军拒绝接受照会。
下午3时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贺布立即令舰队向封锁海口的铁链逼进,并炮击两岸炮台。“然而一下子,就象变魔术似的,所有本来掩护着炮台大炮的草席都卷了起来,顷刻之间全部大炮一齐开火”,守卫炮台的清军将士开始猛烈射击,利用敌舰受阻于水中障碍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扬火力,不久多艘联军军舰被击伤,贺布本人也负了伤。到下午4时,包括旗舰在内的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军舰也全部被击伤。联军见势不妙,遂竖起白旗诈降,一旁的美国舰队司令达底那海军准将也急忙率舰队支援英法联军,经调整部署后,继续向炮台攻击。
下午5时,身负重伤的贺布下达登陆命令。英、法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英军勒蒙上校指挥下,分乘帆船、舢板20余只,利用舰炮火力作掩护,向海口南岸强行登陆,企图首先夺取南岸3座炮台。侵略军登陆后,一方面遭到炮台炮火杀伤,另一方面道路泥泞很难前进,同时遭到守军和由新河前来增援的满蒙骑兵的阻击,被迫后撤。是夜,英、法联军又继续进攻,清军在火弹照明下,英勇抗击,又给敌以重大杀伤。激战一昼夜,联军遭到彻底失败,残敌一直溃逃到杭州湾。
海战结局及影响
此次战役,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578人(一说478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华舰队司令贺布受重伤。清军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联军的失败在于轻敌。舰队司令贺布少将在闯入河口后,就“认为他已稳操胜券”。僧格林沁也对这次战役作了较深入的评论:“该夷此次之败,率因骄傲欺敌。其意以为炮台营垒,垂手可得,水战失利,继之步卒。是该夷不信中国敢于一战”。清军以有备击无备,在火炮射程内突然攻击,集中打击敌旗舰,使其指挥失灵,陷入混乱,从而获得大胜。但由于清军没有航速快、火力强的近代舰艇,因此未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只好任其安然撤出战区。
马江海战
闽江下游,从福州东南乌龙江与南台江汇合处,至入海口的一段的俗称马江,又名马尾。建有著名的马尾港,是福建海军的基地,也是重要的通商口岸。马尾港距离省城福州仅百里,又是福建的重要屏障。此外,马尾还是清朝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最大的海军学校所在地。因此,马尾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19世纪80年代初,中法战争爆发,法国扬言,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提出的要求,法国便要占领福州的港口作为“担保品”。
1884年7月12日,法国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7天内满足“撤军”、“赔款”等蛮横要求。7月14日,在孤拔率领下,法国军舰以“游历”为名陆续进入马尾港,马尾港的中国关于不但不予以制止,反而给予法舰“最友好的款待”。
清流健将、会办福建船政事务大臣张佩纶,后娶李鸿章之女为妻,著名作家张爱玲即是其孙女
但法国舰队并不是来作客的,进入马尾港后,法舰立即占据有利位置、侦察地形,于福建船政舰队的军舰相邻而泊,给中国军舰、福建船政船厂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清廷特派主持福建沿海防务的会办福建船政事务大臣张佩纶立即发电,请求其他三洋舰队派舰支援,但只有广东水师派了2艘军舰。在搬救兵的同时,张佩纶及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多次致电清廷询问战守之策,但得到的多是“彼若不动,我亦不发”之类的命令,于是便不顾水师将领的请战,下严令“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就这样,海战尚未开始,中国海军的手脚就被束缚起来了。
法国舰队旗舰“窝尔达”
到开战前,先后进入马尾港的法国军舰有10艘,总吨位约15000吨,装备火炮77门,而中国军舰虽有11艘,但总吨位仅9800余吨,装备火炮50余门。且中国舰队的军舰大都采用立式蒸气机,机器在水线之上,又无护甲,极易被破坏,装备的火炮又基本都是前膛炮,既没有装甲,威力、射速又都不如法国军舰装备的后膛炮,更为不利的是,法国舰队还装备了当时的新式武器——机关炮、鱼雷。
法国远东舰队
舰 名 舰 型 吨位 马力 人数 炮数
窝尔达(旗舰) 木壳巡洋舰 1300 1000 160 9
凯旋 装甲巡洋舰 4127 2400 410 21
杜居士路因 铁胁木壳巡洋舰 3189 3740 300 10
费勒斯 木壳巡洋舰 2268 2790 250 5
德斯丹 木壳巡洋舰 2236 2790 250 5
野猫 炮舰 515 120 9
益士弼 炮舰 471 120 9
腹蛇 炮舰 471 120 9
45号 鱼雷艇
46号 鱼雷艇
福建船政水师
舰 名 舰 型 吨 位 马 力 人 数 炮 数
扬武(旗舰) 木壳巡洋舰 1560 1130 200 11
永保 木壳运输舰 1358 150 150 3
琛航 木壳运输舰 1358 150 150 3
福胜 蚊子船 250 389 26 1
建胜 蚊子船 250 389 26 1
艺新 炮舰 245 50 30 5
伏波 炮舰 1258 150 150 5
福星 炮舰 545 80 70 5
济安 炮舰 1258 150 150 9
飞云 炮舰 1258 150 150 7
振威 炮舰 572 80 100 5
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后命丧台湾
1884年8月19日,法国再次向清政府提出勒索巨款的最后通牒,遭到清廷断然拒绝,8月21日法国政府令驻北京代理公使撤旗回国,同时下令孤拔准备开战。22日,孤拔接到法国政府命令,当晚8时法国各舰舰长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于次日下午2时左右,利用退潮转移舰身之机,向中国舰队发动进攻,此时法国军舰可以利用舰艏攻击中国军舰的舰艉,舰艉是军舰最为薄弱之处,极易遭到破坏,而且被限令停泊中的中国舰队即使作出反应,也要做整个半圆形的回转,才能调转船头作战,如此,法国舰队就占有了“决定性的战略优势”。
8月23日上午8时,为避免港内的各国军舰误会,法国舰队将开战通知送达各国领事馆,并告知了马尾港内的英国“冠军”、“蓝宝石”、“警觉”、美国“企业”等4艘军舰。上午10时,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方送来的战书,声明4小时后向中国开战,而何璟竟将此消息对外封锁,直到中午12时过后方才告知张佩纶等人,张佩纶、何如璋闻报后大惊,以中国来不及准备作战为由,命精通法语的福建船政著名工程师魏瀚乘船前往法方,要求延至次日开战。而法国舰队旗舰“窝尔达”号看见中国方面驶来一船后,孤拔随即下令对中国舰队开火,马江海战爆发。时为1884年8月23日下午1时45分。
战前停泊在马尾的“建胜”
当时,福建船政的舰船有8艘环卫船厂:运输舰“永保”、“琛航”泊于船厂水坪前;旗舰“扬武”率炮舰“福星”、 “福胜”、 “建胜”、 “伏波”、 “艺新”泊于罗星塔上游与法舰相拒;另外3艘炮舰“振威”、 “飞云”、“济安”泊于罗星塔下游海关附近。此外,还有10余艘福建水师的旧式战船和许多武装舢板,分别停泊于罗星塔南侧。法国军舰与船政舰队相距仅有数百公尺,对中国军舰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所以进攻是从两个方向同时开始的。
马江海战
罗星塔上游方向,孤拔指挥旗舰“窝尔达”等舰集中主要火力攻击船政旗舰“扬武”,以部分炮火攻击其他舰船。 “扬武”来不及调转船头,一面砍断锚链,一面发尾炮还击,第一炮就打中“窝尔达”的舰桥,炸死法军5人,法军又以46号鱼雷艇攻击“扬武”,另以45号鱼雷艇攻击“福星”。“扬武”右舷中鱼雷重伤,上层建筑也开始中炮起火,管带张成却弃舰乘舢板逃走。“扬武”舰官兵虽顽强抵抗,但军舰受伤过重开始下沉,在沉没的最后一刻,一名水兵爬上
[img]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海战唐龙朔三年八月(663年)白江口海战 中国、新罗——倭、百济
明万历廿六年十一月(1598年)露梁海战 中国、朝鲜——日本
清顺治十八年三月(1661年)收复台湾之战 中国——荷兰
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雅克萨海战 中国——俄罗斯
清咸丰九年(1859年)第二次大沽保卫战 中国——英国、法国
清光绪十年七月(1884年)马江海战 中国——法国
清光绪二十年八月(1894年)黄海海战 中国——日本
1919年11月庙街事件 中国、苏联——日本
1929年10月同江海战 中国——苏联
1937年8月淞沪保卫战 中国——日本
1937年9月江阴防守战 中国——日本
1937年9月虎门防守战 中国——日本
1974年1月西沙海战 中国——南越
188年3月南沙海战 中国——越南
世界著名海战有哪些?从人类对战争最古老的记载中,战船和海战便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海战是陆战的延伸,但又不仅仅是陆战的延伸。
对一些海权国家而言,从最早的雅典到后来的英国,反而可以说陆权不过是海权的延伸。谁能控制大海,谁就能控制陆地,过去两千年来的史实都反复证明着这一点。以下就是精选的、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场海战
第10位: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海战(第一是莱特湾),也是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决战。英国人出动了28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德国人也出动了16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不过,之所以让日德兰海战成为历史最重要海战之一的,并不是规模。
在这一战中,英国人虽然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但事实上却是成功“吊打”了德国大洋舰队,在前卫部队的战列巡洋舰侦察支援下,主力战列舰两次吓得德国人180度掉头逃跑,甚至不得不逼得德国人用战列巡洋舰发动自杀冲锋,才算逃出生天。
大伙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场消耗战,位于欧陆上的德国事实上根本不能自给自足。在速决战于1914年失败之后,德国人就从海上被封锁了。日德兰海战是德国人唯一一次下决心动员整个海军,尝试突破封锁的行动。
然后却被英国强大的舰队彻底打败,自此之后,直到1918年投降,全军都被押送到英国羁押为止,德国海军再也没敢走出海港一部(除了潜艇)。可以说,正是日德兰海战,打破了德国人赢得一战的最后一丝希望。
第9位: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
公元前31年,罗马共和国正处在从共和制转向君主制的门槛上。凯撒、庞培、小加图、西庇阿等一批巨头都已死于非命。争夺罗马王位的,是小一辈的屋大维和安东尼。双方各自集结了300艘战舰,最终屋大维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军,赢得了罗马统治权。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这一战,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场内战。但对世界历史却有着更大的影响。屋大维的首都在罗马,安东尼的却在埃及。如果吴大维取胜,那么罗马就将成为一个以罗马人的民族性为核心的封闭帝国。
如果安东尼取胜,罗马则会成为一个继承亚历山大的开放思想,继续向东方扩张、追求民族融合的开放帝国。事实证明,在屋大维的领导之下,罗马虽然赢得了长期和平,但却逐渐失去活力和奋斗精神,最终为野蛮人所逐渐入侵、消灭了。
第8位:中途岛海战(1942年)
1942年6月,日本帝国正处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但在中途岛海战中,不可一世的南云机动部队却遭到美国太平洋舰队伏击,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而美国人却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自19世纪末日本海军组建以来,这也是他们所遭受的第一次失败。
当然,这场海战的意义远不止如此。人人都知道,在二战中决定日本命运的,是太平洋方面的战事。在这里,日本海军原本制订了一套“要塞+机动预备队”的防御战略。在太平洋诸岛上建造机场,设立防御阵地,把大航程的作战飞机布置在各岛上作为航空防线。
如果美国人对某个岛发动进攻,就把航空母舰组成的机动预备队派到该岛附近,夹击美国舰队。中途岛一战,四艘航空母舰的损失摧毁了日本人的机动预备队,使他们在后来三年的岛屿争夺战中始终无法集中足以抵御美国进攻的力量,节节失利,从未能在任何一次争夺战中获胜。
可以说,虽然日本人面对着强大无比的美国,虽然从来都没有获胜的机会。但正是中途岛海战,摧毁了他能够与美国战平或者至少拖延战争进程的机会。东亚人民的迅速解放,也同样是中途岛海战的间接后果之一。
第7位:对马海战(1905年)
如果要评选世界历史上最一边倒的大海战,对马海战绝对要名列前茅。从1904年开始,日本和俄国便为了中国东北的控制权而展开了日俄战争。此时的日本正乘着10年前战胜清帝国的威风蒸蒸日上,而腐朽破败的沙俄虽然仍然拥有巨大的实力,却已经变成了一架运转不良的机器。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为支援自开战伊始即被日本人封锁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沙俄海军从波罗的海调集了最先进、最新锐、最强大的战列舰,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后来又增派了老实战列舰组成的第三太平洋舰队。整支舰队总计拥有多达8艘战列舰。
而相比之下,因触雷而损失了两艘战列舰的日本人却只有4艘战列舰。可即使如此,当俄国人远渡重洋,航行了18000海里来到日本海时。被养精蓄锐数月之久的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截住,以精准的火力和高超、大胆的战术机动彻底摧毁,成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以弱击强的经典海战。
对马海战的意义在于。当时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已经陷入僵持。俄国虽然初期失利,但却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准备发动反攻。日本作为小国,国力事实上已经筋疲力竭。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但对马海战失利的消息却使俄国上下挨了当头喝棒,顿时士气全失,国内起义的势头开始浮出水面,军队也无心作战,导致沙皇不得不与被他看不起的日本猴子媾和。
对马海战之后,日本人凭借击败白人强国的威望,成为了东亚霸主。沙俄却陷入了动荡不安和国内矛盾的漩涡。并最终使日本成为了二战前世界巨强之一,沙俄却被彻底推翻了
第6位:露梁海战(1598年)
1598年,入侵朝鲜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仅能守住南海岸的几个港口要塞。而此时,统治着日本的丰臣秀吉刚刚病死,日本全军上下无一人想在朝鲜多留一日。
日本第一军小西行长被明军包围,动弹不得。岛津义弘不得不率领舰队前去救援。但二者却在露梁海战中遭到明军将领邓子龙和朝鲜将军李舜臣的联合舰队攻击,几乎全军覆没。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亡万计。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这一战之后,日本人直到19世纪末,都不敢再对亚洲大陆进行入侵。再加上明朝始终拒绝与日本建交,再加上后来日本的封闭政策。导致日本在此后将近三个世纪中,都不敢踏上亚洲大陆一步,乖乖地自己锁国大吉了。
第5位: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年)
真以为拿破仑真是输在了莫斯科、莱比锡和滑铁卢?错!大错特错!这位大皇帝的命运,早在他最辉煌的1805年就已经奠定了!像拿破仑这样伟大、精明的军事家,早就知道,自己的真正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而击败英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登陆英伦三岛。可为什么没登陆呢?两点,一是英国人买通了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从陆上威胁法国本土。二就是从海上击败法国舰队。
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21艘战舰被俘。
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装备实心炮弹的木质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此战把英国从拿破仑登陆入侵的威胁中解脱了出来。有人说:“一个特拉法尔加,一个莫斯科,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赶下了台。”
第4位:白江口海战(663年)
公元663年,倭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战船120艘)在朝鲜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后一千年日本都未敢向朝鲜用兵。而且乖乖地派遣唐使学了将近1000年。然后想当大爷,梁露海战又被抽了一顿,回去继续当了300年孙子!
第3位: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1588年)
16世纪,欧洲的中世纪刚刚结束。西班牙将阿拉伯人从伊比利亚半岛驱逐了出去,在欧洲建立了强权。当时的英国却仍是一个并不太强大的岛国。不过在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英国海军却利用奇袭战术,彻底击败了统治着大海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使其全军覆没。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英国如何成为了通知世界大洋300年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洋帝国?就是凭借这场格拉沃利讷海战!从此时起,已经殖民到了美洲的西班牙帝国走向了下坡。英国夺得了大西洋,终于将国家推上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2位:勒班托海战(1571年)
现代西方都是基督教国家,可是基督教却不止一次处在岌岌可危的地位上。在地面上,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和法兰克人的国王铁锤查理,在东西两端守住了基督教世界的疆界。但在海上,直到16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都还在不断扩张着地中海制海权。
改变世界史的十场著名海战
直到1571年,以西班牙为主导,几乎整个基督教世界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与土耳其人在勒班托海战中一决雌雄,最终击败了后者。勒班托海战不仅是划桨时代的最后一场大海战。也为直到今天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划定了疆界。
第1位: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
公元前480年,占有世界4/5领土(除中国以外)的波斯大王薛西斯,率领数十万大军入侵希腊。整个西方世界岌岌可危,即将拜倒在亚洲铁蹄之下。温泉关会战之后,薛西斯一路直抵雅典,将这座希腊文明中心城市化为废墟。
雅典公民全部转移到了萨拉米斯岛上。并在这里,联合所有抗击波斯入侵的希腊人,在萨拉米斯海峡与波斯人决一死战,利用海峡的狭窄地形,仅凭300余艘战舰便击败了波斯人的600艘战舰。在这一战之后,薛西斯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动摇,因为担心后方新近征服的民族发生叛乱,撤离了希腊。
第二年,希腊陆军击败波斯陆军,光复雅典。虽然这场海战从军事上讲并不能算是大胜。但诚如历史学家所共识的。萨拉米斯海战无疑是西方文明的支柱。
如果没有这场海战,希腊人绝对无法抵挡住波斯人海陆并进的进攻。如果希腊遭到毁灭,希腊文化便会遭到毁灭。而正是希腊文化的果实和影响力,缔造了今天的整个西方世界。因此,萨拉米斯海战作为单次海战对世界的影响,足以排名世界第一。
参考中国军事网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大海战1、利萨海战(1886年7月20日)
对战双方:意大利VS奥地利
双方军力:意军17艘铁甲舰,奥军11艘铁甲舰
作战结果:奥军胜。意军舰队损失殆尽。
此战意义:利萨海战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对战,双方舰队都没有使用风帆,而是用蒸汽作为动力。
2、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
对战双方:中国清朝VS日本
双方军力:清军12艘主力舰,日军10艘。
作战结果:日军胜。清军损失6艘军舰,日军仅有两艘军舰受伤。
此战意义:开启了日本称霸太平洋的大门。
3、对马海战(1905年5月27日)
对战双方:俄国VS日本
双方军力:俄军,日军各有12艘战列舰。
作战结果:日军胜。俄军损失全部战列舰。
此战意义:日本正式确立在太平洋的统治地位,俄国海军则一蹶不振。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
对战双方:英国VS德国
双方军力:英军151艘舰,德军101艘舰队。
作战结果:德军胜。英军损失11万吨,德军损失6万吨。
此战意义:德国虽然胜利,但是德国公海舰队仍然被封锁在港口内,其水面舰队在整个一战期间没有对英国的海上补给线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抵制战争,真爱和平
中古时期欧洲历史上有那些著名的海战萨拉米斯海战--决定东西对峙的海战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希腊进军。
激烈的战斗在海陆两路同时展开了。
斯巴达王率领4千希腊士兵扼守北希腊通往中希腊的门户温泉关。以雅典舰队为主的希腊海军,则与来犯的波斯舰队展开海战。
全部希腊联合舰队都集中在萨拉米斯海峡的东端。共有360艘三层浆座的战舰和7艘50支桨的战船。
希腊舰船小巧灵活,在狭窄的海峡里运动自如;而波斯战舰巨大笨重,拐弯掉头都十分困难。希腊舰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快速插入波斯舰队之中猛冲猛打,使波斯舰队混乱一团,前后碰撞,只能各自为战。
经过8个小时的激战,波斯舰队200艘战舰被击沉,50艘被俘,而希腊方面只损失40艘舰船。天黑时分,号称天下无敌的波斯舰队已全军覆没。希腊舰队完全控制了萨拉米斯海域。
萨拉米斯海战是希波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它使波斯人在爱琴海上的制海权终告结束,混合大帝国的威望也一落千丈;受波斯控制的许多小国至此也发生叛乱,纷纷脱离了波斯的统治。此战奠定了希腊人走向胜利的基础。
阿克兴海战--埃及灭亡,罗马帝国统一
这是公元前31年9月,罗马内战期间,安东尼和屋大维在希腊西部沿海阿克兴海角进行的一场海战。
古老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灭亡了。公元前30年8月1日,屋大维进入亚历山大城,
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改立行省。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他“元首”头衔,并赠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
英西大海战--“无敌舰队”消失,英国崛起
1588年7月,“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港启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于7月21日逼近英国西南海岸,这次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而英国舰队总共只有100多人战死。从此以后,西班牙丧失了海上的霸权,一蹶不振,很快衰落。而英国则一跃而成为海上强国,到处强占殖民地,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从而加速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战战役崖山海战、马江海战、澎湖海战、露梁海战、白江口之战等。
1、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崖山海战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之后明清的文明形态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尝试化为泡影。
正是因为宋朝尝试放弃集权农业帝国的形态,所以才会在军事上持续弱势。在冷兵器时代的东亚季风区,集权农业帝国或许是文明延续的最优选择。
2、马江海战
马江海战是清代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在第一阶段的越南战场双方虽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不过遭到了朝中“清流派”的反对,法国的条约没有得到实现,随即出兵台海胁迫清政府。
朝廷命令“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当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时,清军主要将领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最终惨败,导致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拱手让给法军。
3、澎湖海战
澎湖海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
澎湖海战是清朝为了消灭郑氏王朝所发动的战争,虽然郑军一度击退清军,最后仍然由清军获胜。澎湖被占领后,郑氏王朝已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
4、露梁海战
露梁海战(朝鲜:노량대첩,译文:露梁大捷),是发生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该战役因发生地露梁而得名。
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最后的一场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明朝与朝鲜联军和日本军队的岛津立花一部,指挥官分别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义弘(日本)等。战争结果以中朝联军获胜而结束 。
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取得海战胜利。这场胜利在中国至亚洲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
5、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上百至上千日军被杀或溺死。
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其以唐朝、新罗联军的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江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崖山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澎湖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露梁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江口之战
上一篇: 世界十大烧脑玩具视频(世界十大烧脑游戏)